
Wi-Fi 7(802.11 be)标准被市场看好将成为下一时代的无线通讯技术,从芯片大厂、系统厂的角度观察,Wi-Fi 6E成为过渡性技术的机率已然大幅提高。
台系检测分析业者不约而同透露,2023年上半开始,陆续有国际大厂释出Wi-Fi 7路由器(Router)、通讯模块的计划,只不过还停留在秀技术实力的阶段,对于实质营收贡献有限,但面对2024年的商机,各界已经摩拳擦掌。
熟悉检测业者表示,其实Wi-Fi 6(802.11 ax)与Wi-Fi 6E相比,只差在多出一个6GHz频段,以「高速公路」比喻,就是多了一个线道,但实际限速没变。
对比次时代的Wi-Fi 7标准来说,不但多了6GHz线道,更提升了传输速度,Wi-Fi 7标准约是Wi-Fi 6的4.8倍,更是先前主流的Wi-Fi 5的13倍以上。
对于讲究量能、稼动率的IC封测或是晶圆代工厂来说,2023年上半确实相对辛苦,系统厂泰半减少零组件拉货,IC设计业者也减少投片,毕竟封测厂「Wafer Bank」库存晶圆都还有待去化。
不过,这个时机点也是众家大厂重新思考技术与产品布局的时刻,一旦新技术导入,对于检测分析实验室的耕兴、东研信超、敦吉等来说,就是很好的接案机会。
检测业者坦言,从5G的案例来看,FR1频段的sub-6GHz 5G目前使用者实际感受并不深,主要的基础建设也大多架构于先前4G的基础上。
至于5G FR2的毫米波(mmWave)频段,较为普及的是北美、日本等区域市场,用在大型运动赛事转播等,也因毫米波信号容易衰减,必须要在周遭装设更多的用户终端装置(CPE),方能真正展现低延迟特色。
事实上,过往两年来看,5G渗透率也不如预期,至于同步并进的Wi-Fi标准,先前一直还停留在Wi-Fi 5,2022年Wi-Fi 6/6E终于来到60%渗透率,以2023年的NB、手机新机型来看,Wi-Fi 6可望位居主流,6E预期仅在部分高端机种导入。
然各界对Wi-Fi 7期许相对更高,包括晶圆代工大厂的6/7纳米家族,可望替次时代的Wi-Fi SoC做足准备,台系、美系一线IC设计的投入与互相技术叫阵不在话下。
美系RF IDM龙头也致力于开发搭配SoC的Wi-Fi 7 RF前端模块(FEM),台系系统级封装(SiP)大厂日月光投控、砷化镓(GaAs)代工大厂稳懋等,也都会配合IDM委外订单,陆续进行Wi-Fi 7相关技术研发。
这些新技术开发对检测分析实验室来说,无疑是绝佳的机会,业者坦言,检测分析产业到一定的经济规模后,获利上就有空间,客户信任度、产品检测的品质与公正性、配合客户新品上市时间等都是关键。
因此规模与客户关系较没有优势的后进者,不太容易开拓新商机,现下如龙头耕兴、东研信超等毛利率表现都来到50%上下的高水准。
而检测产能供不应求也是现在进行式,以东研信超为例,除林口一期产能增先行聚焦利基型车用、航太、船舶用产品检测外,林口二期预期增5G、Wi-Fi等主流无线通讯技术的检测产能。到2025年,可望比既有总产能再增加6~7成。
责任编辑:朱原弘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