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CEO:2022年手机减少2亿支产能 消费性电子软着陆
来源:梁燕蕙 发布时间:2022-05-14 分享至微信


赵海军日前在中芯国际1Q22财报法说会上表示,国内疫情冲击市场需求,消费性电子软着陆,独供国内市场的业者恐怕营运风险相当大。法新社

赵海军日前在中芯国际1Q22财报法说会上表示,国内疫情冲击市场需求,消费性电子软着陆,独供国内市场的业者恐怕营运风险相当大。法新社

对于全球芯片短缺问题,英特尔(Intel)CEOPat Gelsinger数次在公司财报法说会上示警将延续至2023甚或2024年才能缓解,然身处与投片客户第一线的中芯国际CEO赵海军,却在日前1Q22法说会上提出其观察,认为整体趋势已经从全面紧缺,转向结构性紧缺。


赵海军表示,在数码转型、绿能以及汽车智能化的背景下,芯片对下游市场供不应求的趋势没有变,但在2021年市场加速消费与库存积累后,尤其是国内进入严控疫情态势下,如今不同终端和区域市场之间,呈现出需求不同调。


以区域来看,赵海军表示,的确观察到美国市场、欧洲市场正在迅速复苏,但相对来说,国内的部分市场却还是需求过剩的,如果投片客户只针对国内市场供货,那麽很可能已经进入库存过剩阶段,然假使客户还有供货海外市场的商机,那麽情况可能还比较好。


赵海军强调,新冠疫情给国内市场带来大面积的商业停摆,也大幅削减了厂商对手机、PC、家电等销费性电子的需求预期;单就手机而说,中芯认为目前观察到2022年至少要减少2亿支手机产能,这部分减少主要来自国内厂商的生产。


赵海军证实,手机产能大幅减少,这当然也意味着芯片业者会有许多手机相关订单遭到取消,这情况绝大部分发生在国内手机的销售商,如今已经有很多订单被取消。


中芯认为,消费性电子市场已经进入库存去化阶段,开始「软着陆」,但在另一方面,包括高端物联网、电动车、显示器、绿能、工业芯片等,却尚未建立足够的库存水准。中芯目前的任务在于,正积极辨认出下游的哪些需求是过剩的,哪些是恢复快、具有竞争力的。


赵海军提出示警,接下来的晶圆代工市场态势,假使各厂都有能力生产的,恐怕将处于过剩局面,若是只有一两家业者能做,或是单独与客户一起开发生产的,前景比较看好;再者,涉足海外国际市场的客户,也远比只服务国内市场的业者,展望更佳。



责任编辑:梁燕蕙



[ 新闻来源:DIGITIMES科技网,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