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行业如果野蛮生长会是什么情况呢,只要到中国来看一下即可。”看来现在不止自己人纷纷诟病新能源电动车,外媒也开始发出了类似的声音。外媒指出,如果不加管控的话,中国整个电动汽车行业可能在近期就会崩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9/296618.htm让外国媒体得出如此观点,可见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问题有多严重。
不合理举措的“苦果”
中国政府为了缓解严重的污染问题,希望能够通过大力发展电动车来实现环境的改善。但是粗放不合理的政策制定,却又导致了另一个问题—过度追求数量而不是质量。在中国,约有200多家企业正在制造下一代电动汽车。200多家,中国总共才有多少省份?
紧接着而来的,就是严峻的产业问题。
新能源汽车公司现在很可能面临与全球汽车产业同样的问题:产能过剩和高库存。随着低价车型的普及,以及节能和排放标准提高所造成的成本增加,全球汽车制造商正面临利润空间缩小的压力。
同时,政策的不合理也拖累了电池企业。在政府主导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动力电池产能已经从2015年的严重缺乏转向了如今的过剩局面。在新 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大环境下,许多动力电池产业却面临着“回款难”的困境。这已经成为动力电池行业的普遍现象。而动力电池企业如果无法顺利拿到货款,会进 一步波及到产业链上游的电池材料企业。
目前绝大部分动力电池企业都被客户拖欠了大量货款,巨额货款无法及时收回,给动力电池企业在生产采购、产能扩充、研发投入和设备升级等方面都造成了极大压力,以至于企业不得不降低开工率减少支出等待“回血复活”。
新能源电动车行业如果再不加管控的话,整个电动汽车行业可能在近期就会崩溃。面对着“此起彼伏”的问题,政府近期又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竭力弥补的系列措施
中国现在有200多家电动汽车创业公司,未来中国政府将通过提高技术标准来促使一些毫无制造经验的公司出局,并考虑将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数量减少到10家。当然,该数字并不包括传统汽车厂商,如上汽集团和比亚迪等。
同时,在本月初公布的一份新能源汽车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工信部列出了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必须具备的17项技术,以确保该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些技术包括可监测新能源汽车性能和稳定性的控制系统,可追踪主要配件来源和质量的信息系统,以及旧电池回收或再利用的技术等。
但是有媒体报道,目前正在开发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中,90%在两年内仍无法满足这些技术标准。
关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的修订,四月份就有相关草案,近日,又有疑似部分草案流出,主要集中在补贴门槛提升、补贴标准完善、补贴拨付方式改变及补贴监管体系的建立进行了调整。近日,大连市发布了《关于纯电动客车市财政购置补贴有关事宜的通知》,通知表明,国务院已经在政府内部公布了骗补督查结果,明确界定车辆生产企业违规取得牌照、车辆卖给关联企业而非终端用户、车辆卖给终端用户但上牌后大量闲置的均属于骗补行为。并提出主要惩处措施包括:取消补贴资格、追回补贴资金、罚款、取消汽车生产资质等。
但是,最新版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的发布可能还要有些时日。
何时能有出头日?
去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包括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5年国内制造商共销售331092辆新能源汽车。中国希望自己的电动汽车品牌能够与特斯拉以及其他品牌一起在世界舞台上竞争,同时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有着巨大的消费群体支持,技术也不差,也有能力造出特斯拉。
但是政策的反复、新能源车企的不争气却一再让业内哀叹,何时能有出头日?
政府如果希望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10倍,政府首先需要清理野蛮发展、骗补等的乱象。同时,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投入到电动汽车领域,中国最好进行有目的的重点投资与扶持,而不是广撒网。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