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装置及物联网应用崛起 可挠式电池发展空间大
来源:DIGITIMES 发布时间:2015-09-16 分享至微信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Technology网站报导,薄型可挠式电池技术虽已问世超过15年,市场上却鲜见成功商品化的案例。归根究底,可挠式电池售价较高、容量却较低,储架寿命又比一般钮扣电池或其他体积更大些的电池还短,加上开发时可用的材料有限,因此要想与其他电池产品做区隔,似乎也只能继续在薄度及可挠度这些特征上作文章。
 
可挠式电池至今市面上成功商品化的例子仍屈指可数,像是彩妆保养品大厂雅诗兰黛(Estee Lauder),就曾在敷膜产品中加入可挠式电池,让微电流通过肌肤以使毛孔张开,加速抗皱保养品的吸收。这种被称为离子导入(Iontophoresis)的保养方式,号称吸收速度比一般面膜快上10倍,这样的产品,也只有靠超薄可挠式电池的辅助才得以实现。
 
而如今穿戴式装置、物联网时代来临,正是为更轻、更薄、体积更小的可挠性电池,提供了最佳的发展舞台。有鉴于此,苹果(Apple)、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乐金化学(LG Chem)等消费性电子产品大厂,也纷纷跨入可挠式电池的开发。
 
晶片大厂高通(Qualcomm)就与芬兰Enfucell合作,于4月在IDTechEx所主办的欧洲印刷电子会议(Printed Electronics Europe 2015)中,发表了一款采用可挠式电池的感测标签。使用时将其贴于高尔夫球杆上,用户挥杆后,便会透过手机上的应用程式(App),显示每次挥杆的速度、角度等相关资讯。
 
另外,Blue Spark Technologies也推出了TempTraq贴片式蓝牙温度计,只要贴于家中生病孩童的身上,就可将体温资讯传送至家长的手机里,此产品亦是采用可挠式电池供电。
 
不过,从这几个例子来看,可挠式电池本身都不是卖点,而是在实际的应用上,创造出新产品类别、开拓更多的商机。因此,虽有部分业者绞尽脑汁,想借此取代市面上其他电池产品,但实际上,更多元化产品应用类别的开发,或许才是该努力的方向。
 
而随着众多新装置及应用逐渐浮上台面,IDTechEx Research也预估,可挠式电池市场规模,将可望从2015年的690万美元,成长至2025年的4亿美元。 
 

[ 新闻来源:Digitimes,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