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型机器人成AI新载体?国内新创力拼Tesla Optimus
来源:廖家宜 发布时间:2023-07-18 分享至微信


近期国内新创傅利叶智能发布人型机器人引起话题。Fourier Intelligence
近期国内新创傅利叶智能发布人型机器人引起话题。Fourier Intelligence

不让Tesla人型机器人专美于前,国内机器人业者也不甘示弱。近期甫落幕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国内各家机器人业者精锐尽出,其中原以复健机器人为核心的傅利叶智能发布最新研发的人型机器人,对标Tesla Bot竞争意图明显,并表示将冲刺2023年底进入量产。美中再度较劲,比拼人工智能(AI)机器人谁能先问世。


在全球缺工问题难解情况下,机器人产业或成最大赢家,且话题度持续攀升,尤以近来对于人型机器人的讨论相当火热,除了早前落幕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近日全球首场人型机器人记者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东西方两场活动,皆对于人型机器人有诸多话题讨论。


NVIDIACEO黄仁勋先前曾在ITF World 2023半导体会议上指出,AI的下一个浪潮是体现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亦即能理解、推论、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外界也解读,当AI与机器人融合,可以使AI拥有像人一样的身体,进而能与物理世界进行交流,而人型机器人则将会是AI领域的重要载体。


Tesla与国内机器人业者不约而同以人型机器人出发,熟悉机器人产业的业者对此则认为
,人型机器人相较其他型态的机器人,更能适应人类生活环境,甚至使用人类工具,在一些以照护、陪伴为主的场景来看,会给人较亲近之感。


据悉,成立于2015年的傅利叶智能原先专注于复健机器人市场,其在2017年首先推出外骨骼机器人,并以此累积双足机器人的研发技术,随后进入人型机器人的开发。傅利叶智能此次对外发布的人型机器人GR-1,身高1.65米,体重约55公斤,全身具有40个高自由度关节,步行速度可达到每小时5公里,其最大负重为50公斤,可应用于复健、居家等多种应用场景。


傅利叶智能创始人顾捷对外称,GR-1人型机器人目标是在2023年底进入量产阶段并销售,目前已有AI公司采购GR-1验证其AI算法。顾捷表示,人型机器人最大的挑战在于运动与认知方面的智能化,都需要变成通用智能,目前机器人业者擅长的是运动控制部分的智能化,但认知智能则需要大模型支撑。


顾捷并看好未来3~5年,人型机器人可在一些通用场景中执行任务,并简单和人互动。


事实上,谈到人型机器人,2015年日本软银(SoftBank)研发的Pepper机器人可说是开启人型机器人走入大众市场的先驱,然可惜的是后继无力。外界认为,当时AI与机器人控制的发展都还有很大进步空间,但今时不同于以往,大模型浪潮将AI推上新的里程碑,实现人型机器人已非不可能的任务。


而除Pepper外,曾一度被外界视为噱头的Boston Dynamics旗下Atlasw机器人,也在2021年对外展示高难度动作,透露其绝非玩玩的雄心,加上近年Tesla的Optimus如火如荼进展中,机器人是否将如TeslaCEOElon Musk所言,将是比电动车更大的一盘棋,外界都在睁大眼睛仔细看。



责任编辑:毛履万亿



[ 新闻来源:DIGITIMES科技网,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