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穿戴往往被视为是智能手机逐渐饱和后的下一波可能主流,不论眼镜、服装、手表,都是智能穿戴的一种,而业界认为,衣服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大的载体,想像空间巨大。
目前除了台湾成衣代工大厂聚阳实业耕耘智能衣有成,纺织所近年也针对印刷电子产业需求,开发新时代导电浆料,因其具备耐水洗特质,也在对材质有特殊要求的智能衣开发上,带来新的技术突破。该技术2022年曾获全球百大科技研发奖(R&D 100 Awards),亦有参展近期的「2023台湾创新技术博览会」。
目前穿戴市场销售大宗,仍以智能手表与手环为主,而近年包括苹果(Apple)、Meta新品不断推出,头戴式装置与智能眼镜等产品市场也开始展露曙光。而智能衣则大多用在竞技运动、健康照护与军事等用途。
不过,据纺织所智能纺织产品组博士黄厚升表示,过去确实有不少厂商投入智能衣开发,但因应衣服软性材质要求使用印刷导电浆料,却无法通过水洗测试。他直言,目前市面上的传统浆料,较多是从电子业的PCB领域延伸而来,但由于过去的智能穿戴装置如智能手表皆没有水洗要求,导致厂商容易忽略这项技术门槛,使得智能衣在耐水洗测试上迟迟无法有效进展。
因此,黄厚升建议,由于智能衣仍属于纺织品领域,当电子业者要跨入智能衣开发,需屏弃电子产品的设计逻辑,加上传统导电浆料在清洗过程所采用的化学品于人体有害,也不能沾到衣服,对环保也有特殊要求。
纺织所表示,目前针对可水洗特殊需求已成功开发「环保弹性导电浆料」,通过承受扭曲、拉伸、弯曲、挤压、剥离及耐水洗等6项测试,具有目前市面上导电浆料所无法承受的技术;该浆料可拉伸、水洗及柔软等特性,能直接印刷在柔性薄膜或纺织品上,特别是可应用于上述高值化的智能纺织品开发。
观察未来智能穿戴装置趋势,黄厚升则表示,因应微小化发展趋势,有些电子产品的电路板设计未来可能不是以片状成形,而是在极狭小的空间内弯曲折叠,这时透过导电浆料具有极高柔软性与可多方向形变的特性,可放大在智能穿戴装置市场的应用。
另外,除了智能衣为目前导电浆料应用大宗,黄厚升也看好,像是电动车座舱棚顶都是相当大的应用空间,然这些空间过去未能被妥善利用,未来也是纺织所密切注意的市场之一。至于环保弹性导电浆料目前则是实际进入商用化阶段,已跟三芳化学、纺织大厂儒鸿,以及奇凡实业等业者合作。
责任编辑:陈至娴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