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直连卫星三模式 前景一片好,实务挑战仍不少
来源:DIGITIMES 发布时间:2023-05-30 分享至微信

随着苹果(Apple)、华为等手机大厂推出具卫星通讯功能的智能手机,直连卫星通讯被视为手机陷入成长瓶颈的救世主,尽管芯片业者如联发科、高通(Qualcomm)积极布局,也与终端手机品牌合作开发,但中华电信研究院无线通信研究所所长陈琼璋表示,手机直连卫星仍有挑战待克服,技术上包含终端能耗,非技术上则有公开标准、获利模式等。

陈琼璋指出,手机直连卫星有三大应用,即通话、简讯、紧急通讯,另有三种运作模式,首先是双模手机直连卫星,手机终端一方面可以透过卫星通讯,也能透过基站连接移动网络,采取这种技术可以让手机直连卫星快速落地,但产业链相对独立。

在这样的模式下,唯一需要改变的只有手机,换句话说,只要跟芯片业者有共识就能快速采用,根据市场预期,大约在2023年底~2024、2025年间的高端手机将会全数支持,技术上已可达到。

第二种方式是在3GPP架构下达到手机直连卫星,陈琼璋表示,目前芯片商、设备商到卫星营运商都陆续着手推动3GPP NTN手机直连卫星测试,例如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透过Exynos Modem 5300平台完成手机联网卫星通讯测试,联发科也在2023年世界通讯大会上(MWC)展示在3GPP架构的手机非地面通讯情形。

目前各大国际卫星营运商的系统皆不兼容,但若藉由3GPP在移动通讯上的整合优势,陈琼璋认为,可能将手机上的规格统一带到卫星产业中,但缺点是必须整个产业一起改变,需要耗费较多时间。

接着是既有手机直连卫星技术,在该基础下不需更动终端,但卫星端需进行定制化,陈琼璋解释,这是藉由增大发射功率和天线阵列,来达到既有手机与卫星通讯,例如AST SpaceMobile成功以原先不支持卫星通讯的三星Galaxy S22 Ultra成功连接卫星,尽管该模式能让所有手机都能直接采用,但需花费大量资金来建设基站,太空端的建设也是一大挑战。

延伸阅读:一般手机直连卫星通讯成功 有望加速终端普及

整体来看,在卫星通讯应用相对长的发展历史下,陈琼璋认为卫星通讯本身没有技术挑战,挑战是在跟3GPP整合,以及终端能耗与天线整合,尤其在终端能耗上,手机等终端装置容量有限,在电池容量无法无限增加的情况下,卫星功能与能耗上的取舍是一大挑战。

而在非技术面,获利模式尚未明朗,在整体卫星通讯市场中,除了先行者SpaceX,其他业者要达到大规模商用仍有一段距离,另外在规管上,由于地球低轨空间有限,且主要采取先申请为原则的规定,因此先发射的业者就能占有优势,轨道资源也是竞争处。

整体来说,终端上的卫星通讯仍属前期阶段,更何况是手机直连,目前普及率尚不足,不过手机NTN通讯被视为是6G时代的关键技术,在技术和商业模式确立下,仍可期待未来卫星通讯不再只是话题性和增添数码韧性用,而是真正达到空地一体的目标。

[ 新闻来源:DIGITIMES,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