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成车企分水岭?智能化或加速分流
来源:王丽英 发布时间:2023-04-20 分享至微信

集微网报道,时下,车企内卷正愈演愈烈。去年底特斯拉率先官宣降价,打响新能源汽车价格战。价格战的背后,宏观来看是全球通胀、消费低迷所致,但深究下去,不同品牌的汽车“同质化严重、用户体验不足”才是问题的关键。


如何跳出价格战的怪圈?在行业人士看来,新能源汽车上半场电动化的竞争固然重要,但下半场智能化才是这场竞赛决胜的关键。


最近,重申不造车的华为一口气发布了多项汽车智能化重磅技术,每一项都堪称汽车上的黑科技。而从正在召开的上海车展来看,整车企业、Tier 1、零部件厂商也都在重点发力汽车智能化,尤其是比亚迪、蔚来、小鹏、问界、阿维塔、智己等整车企业展出的新车型,智能化功能表现亮眼。在业内大佬一致认为2025年智能车分水岭到来之前,智能化或将成为车企下一个“内卷”的比拼焦点。



智能化技术从座舱向驾驶全面覆盖


燃油车时代,动力与驾驶体验是衡量一辆车好坏的主要标准。但在电动汽车时代,百秒加速等豪车的动力指标可以轻易获得,汽车的价值体现更多地落在了智能化功能上。


目前来看,座舱是消费者最早也最多感受到汽车智能化的场合。堪比4个轮子上的大号手机,智能座舱由于可以借鉴智能手机的成熟软硬件技术,是最先得到布局应用的汽车智能化系统。但由于汽车对性能、安全、稳定的更高要求,此前多数车企在智能座舱方面的用户体验普遍不及预期。以车机系统为例,卡顿、无网络连接、识别错误、不够智能流畅等,让消费者用起来视为鸡肋。


最近,华为鸿蒙系统升级到3.0版本,实现了手机车机的无缝流转,很多新功能让用户体验到了真正的座舱智能化。例如,智慧寻车、车机和PC协同车内办公、主驾隐私保护、开门音量自动调低、主驾HUD自适应调节等。另外,今年秋季即将推出的鸿蒙4.0系统,还将增加多项黑科技技术,例如,多人多屏多音区互不干扰技术,后座讲话前排司机听不清的隐私保护能力等,这些智能化技术实实在在解决了司乘人员的应用痛点。


除了智能座舱,智能化技术向驾驶操控系统快速渗透。在本次上海车展上,华为、百度、安波福、采埃孚、博世、大陆、中科创达等厂商都展示了最新的智能驾驶方案,例如,行泊一体ADAS解决方案、包括多车道变道以及记忆泊车辅助功能的L2+级驾驶辅助系统、支持城区道路的智驾方案。尤其是从华为新推出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ADS 2.0来看,智能辅助驾驶正从高速路等封闭道路场景,向人车混杂的复杂城区道路扩展。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透露,ADS 2.0可以不依赖高精地图也能看懂城区路况。据悉,高精地图制作费时费力,成本高昂,同时,数据安全保护要求下,高精地图的更新速度受到限制,这就造成了基于高精地图的城区智能驾驶的普及几乎无法实现。ADS 2.0 之所以能在没有高精地图时看懂路况,主要依赖华为首创的 GOD 网络技术,即通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多传感融合的感知,在先进模型架构算法下,达到异形障碍物的识别。而目前传统智驾系统的障碍物识别采用的是白名单方式,需要训练才能识别,没有训练过的白名单之外的异型物体就无法识别。前不久发生的多起因智驾系统使用不当引发的事故也印证了这一点。


目前,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已实现深圳、上海、广州城区NCA落地,今年三季度、四季度将分别在全国15、45座城市实现无图商用辅助驾驶。在华为ADS 2.0加持下,高速NCA的体验也明显升级,平均人工接管里程从 100km 提升到 200km。


除了智能座舱和智驾系统,汽车智能化技术还涉及车灯、电池等,例如,华为推出的可解决远光灯眩目问题的智能车灯、可预警热失控的智能电池管理系统,可以说涉及到了汽车的各个部位。


推进智能化发展,车企需在成本、实用性间折中


尽管行业公认智能化对汽车的重要性,但在成本重压、技术发展程度还不够完善之际,很多车企对于汽车智能化布局开始重新审视,尤其是对自动驾驶的追逐开始回归理性。



大疆车载负责人沈劭劼在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指出,目前的科技水平并不足以达到L3或者更高阶的水平,在 L2+的阶段,智能驾驶系统更多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驾驶疲劳。


地平线创始人CEO余凯也持同样观点,他甚至认为,十年后L3级自动驾驶都不会真正实现。他指出,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用户需要的是驾驶过程中感到轻松,消除紧张和疲劳,所以其实并不需要完全无人驾驶,L2+高级辅助驾驶已经在为用户创造价值。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更是不客气地指出:“自动驾驶被资本裹挟,这些年都是忽悠,最终就是一个高级的辅助驾驶。”


但在造车新势力看来,用户对智能化的需求仍是刚需。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甚至表示将在2024年制造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特斯拉汽车。此次华为推出ADS 2.0,进一步推进城区NOA的落地应用,无疑也是押注智能驾驶的未来发展。


同样注重智能化发展的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2023技术架构发布会上表示,“XNGP是智能辅助驾驶的终极形态”,要在2023年内实现高速场景每千公里接管少于1次,2025年内实现城区场景每百公里接管少于1次。


在何小鹏看来,目前没有一个公司的自动驾驶真正做得好,主要原因是在城市里面难度大,并且自动驾驶系统很贵、支持的车型很少。


业内人士指出,自动驾驶贵就贵在它的软硬件系统上,搭载1个还是多个激光雷达,需要标清还是超高清摄像头,底层的算力芯片配置等,再加上软件算法投入,落实到整车企业头上,都是沉重的成本负担。


如果说,目前的技术能力下,用户需要的只是一个高级辅助驾驶功能,那他们又会愿意花多少钱来买单?


在大疆车载负责人沈劭劼看来, L2+ 智能驾驶系统占整车的成本区间上限是5%下限是 3% ,对应国内30万元以下的乘用车,具体数值大约是5000元-15000元。


这与王传福将自家辅助驾驶系统定为几千元不谋而合,在集团2022年财报交流会上,王传福表示,会给用户提供辅助驾驶的高级配置选择,定价在数千元档位。他指出,这套辅助驾驶的价值,就是减轻人类驾驶员的疲劳、减少车祸的发生,仅此而已。


从目前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销冠的地位和新势力的处境来看,王传福的观点不无道理,毕竟市场和消费者认可才是关键。但如何平衡投入与成本,兼顾技术的超前与安全性,需要车企真正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考虑。


尽管智驾及智能化当前给车企创造的价值有限,但没有谁敢在这条路上“逆行”。


事实上,虽然王传福炮轰无人驾驶,但比亚迪在智能化方面的探索并未止步于仅仅是“辅助驾驶”而已,从硬件到软件,比亚迪正在紧锣密鼓推进智能化发展。


正如余承东所预测,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将重现十多年前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变局,2025年将会是一个分水岭。“如果不能抓住智能电动网联汽车的机会,无论多么强大的公司,将来都有可能消失掉。”


[ 新闻来源:集微网,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