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汽车业务近期传出多项变动,包括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问界门市拆除华为字样、广汽宣布变更与华为合作关系等。针对此次华为造车风波,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首度公开回应外界传闻。
余承东日前出席2023年国内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表示,华为在被美国制裁的情况下,欧美日企业很难选择华为作为主力供应商,理想、蔚来等新兴的国内车厂基于市值等原因,在智能化上也不太可能选择华为。
仅有一般传统车厂可能选择华为,但是害怕失去「灵魂」的,也不会选择华为。华为每年在汽车业务投入近百亿人民币,研发团队超过7,000人,因此华为自动化解决方案若没有大量销售,将无法实现商业变现。
3月底,任正非签署《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其中更强调在整车的宣传和外观上,不能出现华为标志,文件有限期为5年。
余承东指出,当时用「HUAWEI问界」的标语,是希望以此作为一个跨界合作的生态品牌,期望降低华为与车厂合作的投入成本,同时让消费者更容易识别。
问界品牌标志生变
每家车厂都有独立的品牌,对华为销售来说很困难,近期内部高层不想将华为品牌露出,虽然说法有变动,但华为的汽车业务本质上并没有变化,依旧是在做生态品牌。
不久前,广汽宣布埃安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针对原先的HI模式,余承东则回应,目前HI模式仅剩长安阿维塔,因北汽极狐的产品定义和竞争力存在一些问题。
智选模式下有多家合作车厂,包括赛力斯、奇瑞、江淮等,华为希望采取一个共同的元素来使用,推行生态联盟的本质没有变,未来智选模式下,几家合作伙伴推出的车型并不会有冲突。
余承东透露,几家合作智选模式的车厂,规划都是不冲突,有的做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有的做轿式休旅车(MPV),每家车厂产品不重叠。
四大汽车领域首攻智能驾驶
余承东表示,华为在汽车业务上,要在四个领域做到全球领先,包括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驾驶、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架构。
过去智能驾驶主要依赖于高精地图,华为开发不依赖于高精地图的技术方案,2023年4月将会在上海车展发布问界M5、M5EV高端智能驾驶版。
由于国内道路设计较欧美国家复杂,华为目标是真正做到不需要干预的且更安全的智能驾驶,并期望早点走向L3的试验。
责任编辑:朱原弘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