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不造车 如何建构汽车生态圈?
来源:黄立安 发布时间:2023-02-24 分享至微信


华为采取3种模式布局汽车产业,其中智选车模式为华为重点发展项目。李建梁摄
华为采取3种模式布局汽车产业,其中智选车模式为华为重点发展项目。李建梁摄

日前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余承东重申,华为不造车,而是透过组建华为汽车生态系联盟与平台,整合相关车厂业者联合研发,提供智能化系统、软件、芯片等全方面资源。


其中,包括高精度地图(HD map)、芯片、智能座舱、生态等服务,借由零组件、Huawei Inside(HI)、智选车的三种模式,拓展汽车市场的生态圈。


2020年10月底,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署的《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指出,3年内华为将不会采取自行制造汽车的路线,而是透过软件、设计等服务,协助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智能化、联网化。


如今的3年期限将至,华为是否自行下场造车,再度引起话题。据中媒报导,余承东在内部谈话会议中表示,没必要自行下场造车,车厂已有能力造车,华为不会再去建厂。且国内汽车工厂闲置情况严重,华为要做的是将闲置资产充分利用。


华为将过去30多年在ICT技术的优势延伸至汽车产业,定位自身为智能联网汽车零件核心供应商,采取垂直整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展开三项汽车业务模式。


第一:零组件供应模式,华为向车厂提供标准化的零组件,比如电机、热管理系统、光学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合作车厂包括比亚迪、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


第二:Huawei Inside(HI)模式,华为提供车厂智能互联网解决方案,包括计算与通讯架构,在该模式下,华为将与车企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该模式已先后联手长城汽车、北汽、长安汽车,推出搭载华为全套方案的合作子品牌。


第三:智选车模式,华为除了参与车厂的产品设计及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外,同时参与车款的终端销售,代表着华为将较HI模式更深度参与车厂的产品设计。日前华为和江淮汽车的合作,即采取智选车模式。


在华为与江淮汽车合作前,仅有赛力斯旗下的AITO品牌采用华为智选车模式,双方相继推出问界M5、问界M7和问界M5纯电版。其中,问界M5上市百天交货超过万辆,问界M7首月交货也破千辆。2022年问界全年交货辆达7万6,180辆。


2022年底传出,华为正与北汽展开合作,采取类似智选车合作模式,该车预计将于2024年上市。


至于华为三条布局模式将以哪项为优先?余承东也对此作出回应并表示,华为以前做零组建的模式,传统的模式基本是内调,所以要通过生态品牌来做。


余承东也指出,HI模式是车厂主导,取决于车厂的能力,智选车模式则是由华为主导,华为必须对车厂的产品成功负责,因此必须借由这两年的机会快速发展。


过去华为仅提供零组件,车厂做出的车体验不好,现今进入智能化时代,智能座舱及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都需要软件版本不断升级,依此来看,智选车模式似乎成华为下阶段进攻汽车市场的重中之重。


目前华为在智选车模式并没有亏损,也没有利润,但要实现获利,须协助车厂实现销量超过100万辆。因此华为未来也将聚焦在高端市场上,不会涉足人民币20万元以下的车型,目标2025年汽车业务可实现获利。



责任编辑:朱原弘

[ 新闻来源:DIGITIMES科技网,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