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学大师的心路历程
如果问民众「台湾有哪些知名的科学家?」翁启惠肯定是经常出现的答案。翁启惠是国际知名糖化学家,曾担任两届中央研究院院长,任期内积极将基础科学与生医产业串连起来。另一方面,翁启惠也是投身研究 50 年的资深学者与好老师,共培养超过 500 位优秀弟子;他同时也是中研院、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更获得沃尔夫化学奖、威尔许化学奖、四面体化学奖等荣誉。中研院「研之有物」专访院内基因体研究中心合聘特聘研究员翁启惠院士,向读者介绍他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热爱化学:从台大、中研院到 MIT
翁启惠学术能量依旧饱满,他是斯克里普斯研究院(Scripps Research)与中研院合聘的研究人员,两边各自都有实验室和学生,受访当天他本人在美国加州,透过视讯与「研之有物」团队连线。
至今已 74 岁的糖化学大师翁启惠,他是嘉义出生的子弟,初中考上台南一中,高中三年级本已保送清华大学化学系,不过因为想挑战台大医学系而赴考,可惜生物不好,加上自己喜欢化学,便进了第二志愿台大农业化学系。大学毕业,退伍后他随即投身于科学研究,算算日子,已经是漫长的 50 年时光。
翁启惠原本就喜欢研究,他退伍后跟着恩师台大化学系王光灿教授担任助教一年后,再跟王教授来到中研院担任助理,当时(1972 年)正值中研院生物化学研究所草创时期。后来翁启惠升任「助理研究员」(类似大学的讲师,目前已无此职位),前后服务长达 8 年,期间于 1977 年在职获得硕士学位,硕论主要为台湾蛇毒蛋白的合成,是翁启惠多年来的研究成果。
尽管翁启惠出国前已发表超过 30 篇论文,小有所成,他依然希望更上层楼,因此 1979 年前往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深造,接受恩师化学系教授乔治 · 怀特赛兹(George M. Whitesides)的指导。翁启惠回忆,自己后来教育学生的理念与作法,多源自怀特赛兹的启发。具备相当基础之下,翁启惠花费 3 年取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又经历 1 年哈佛大学的博士后研究,1983 年他就成为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的助理教授。
选择冷门的「糖化学」,评审批评他误入歧途
翁启惠擅长的领域是「酵素化学」与「糖化学」,糖化学是什么呢?翁启惠解释,维系生命的蛋白质、核酸、脂质、糖类这些物质,以糖类最为复杂。除了材料化学的应用之外,翁启惠选择探索糖分子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糖类的结构变化多端,而且不容易人工合成。而翁启惠的过人之处,正是出色的糖类合成能力!后来让他奠定宗师地位的一锅式酵素合成法、程式化一锅合成法、糖晶片,到最近的广效去糖化疫苗等研究主题,都归功于他坚强的化学合成基础。
我们已经知道翁启惠是糖化学的先驱,不过其实到博士毕业前,他大部分仍着重于蛋白质的合成,直到独当一面后,才正式投身糖类。因为在当时的学界,核酸、蛋白质才是显学,糖化学是非常冷门的领域,即便今日也不算太热门,更是难以想像应用于研究疾病。
因此,翁启惠早期在美国当助理教授时,曾经无法申请到研究经费,甚至有计划评审认为他误入歧途,所幸他的前瞻理念于 1986 年受到美国总统年青化学家奖(Presidential Young Investigator in Chemistry)的赏识,支持他站稳脚步,1987 年升任教授,才有后来的持续突破。
用酵素实现糖分子合成,终成糖化学大师
过去糖类研究不但冷门,而且难以合成,翁启惠为什么有勇气选择如此困难的题材?他的信心来自「酵素」 ,也就是生物用来催化反应的特殊蛋白质。传统化学手段难以合成的复杂产物,有机会利用酵素来克服。
翁启惠提到,1970 年代分子生物学兴起,新问世的基因改造潜力无穷,人造胰岛素开启生技产业的滥觞;但是 1980 年代时,化学家多半仍很少接触基因重组技术。他算是首波使用基因重组酵素,实现糖分子的化学合成。
翁启惠强调,很多新闻报导说他是生物医学或生物科技专家,但其实他本质上一直是化学家,探索分子层次的操作,研究糖分子与糖蛋白的有机合成,只是糖化学研究的应用涉及生物医学领域,介于化学和生物的交界。
做出过人成绩后,翁启惠成为各大研究机构争邀合作的化学人才,本来预备前往加州的史丹佛大学。不过同样在加州的斯克里普斯研究院(Scripps Research)半途冒出,院长勒纳(Richer Lerner)亲自邀请他过去瞧瞧。当时擅长生医的 Scripps 想拓展至化学领域,正在招募人才,而涉足生物的化学专家翁启惠正是合适人选。
Scripps 研究院是世界最好的研究机构之一,只收博士生,不仅有多位诺贝尔奖得主,更培育出不计其数的人才。翁启惠回忆,他原本也对 Scripps 研究院不熟,Scripps 当时还没有化学部门,但没想到相谈甚欢,1989 年他受邀担任新成立的化学系讲座教授,一做就做到 2006 年。现在,Scripps 研究院在化学生物领域是全美第一。
Scripps 研究院不仅环境怡人,学术资源也丰沛,让翁启惠能专注研究,而不必为经费担忧。如今,他再度成为 Scripps 研究院的讲座教授(Chair Professor),美国讲座教授会有一笔来自民间的捐助基金,有充裕的学术资源可供自由运用。翁启惠感慨地说,台湾的学术捐款多为建造大楼等硬体,可是支持人才更重要, 这是未来台湾值得学习的方向。
糖化学原本是乏人问津的领域,然而翁启惠开创了糖分子的有机合成方法,让糖化学逐渐受到重视,他也获得一系列耀眼成就。翁启惠 2002 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接着又荣获多项化学领域的一级大奖:2014 年得到沃尔夫奖(The Wolf Prize),2021 年是威尔许奖(Welch Award),2022 年又获颁四面体奖(Tetrahedron Prize)。
翁启惠近年在化学领域不断获奖,也让许多人好奇,再来会是诺贝尔化学奖吗?
对于这个问题,翁启惠认为可遇不可求,得奖也讲究机运。不过每次获奖,他都觉得是很好的鼓励,激励他继续往前走。更重要的是,翁启惠不是单打独斗,每次奖项表扬的成就,背后都是整个团队的努力,因此这些荣誉正是对他整个团队的肯定。
一辈子的志愿,翁老师的教育魂!
说到培养人才,这也是翁启惠的强项,可惜过去媒体报导翁启惠时却很少触及教育。谈论如何作育英才的心得,翁启惠眼睛炯炯有神,隔着太平洋都能感受到涌出荧幕的教育热情。
翁启惠表示他小学时就想当老师,也是一辈子的志愿。看到学生有成就,就会觉得很欣慰。他至今指导过的学生与博士后超过 500 位,遍及世界各地,包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家。尽管他自嘲也不是全世界都有,像是北韩就没有学生。
翁启惠对教学的想法,奠基于博士班老师怀特赛兹和自己长年的实践经验。谈到台湾学生,他特别指出必须加强两点训练:独立思考与表达能力。
表达为什么重要?试想,一个人花费多年辛苦取得学位,去应征工作,却只有几分钟能够展现。善于表达,才能让人觉得你的工作重要,呈现意图以实现目标。而翁老师的第一课,总是在他与学生第一次碰面立刻开始:「为什么找我当指导教授?」。给他满意的回答,才能成为他的学生,成绩并非最优先的考量。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成功的正向循环
翁启惠的指导理念是「指示不要太详细」,让学生自己想问题、找资料、设计实验。他只负责给大方向、从旁协助。因为讲的太过具体,反而会限制学生独立发展的空间。
翁启惠更精辟地剖析: 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成果,才会认为是自己的成绩。否则即使成果再好,学生也可能觉得那是老师的东西,不是自己的成就。当学生获得成功经验,对自己有信心,此后便能更加独立,建立正向循环。
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有大片空白可以填补,所以想法和能力不会受到过去积习所影响。翁启惠提到,他有很多超乎预期的重要研究,是来自学生自己的尝试。例如,研发出自动化一锅式合成糖分子的欧曼(Ian Ollmann),原本在博士班四年级仍苦无突破,翁启惠建议他发挥写程式的专长,果然顺利完成发表,后来甚至还转战高科技龙头苹果公司,至今已工作超过 20 年。
不过,让学生自己摸索,失败怎么办?翁启惠认为失败为成功之基础,学生经历失败,才能培养耐心,累积应付挫折的经验,打下未来成功的基础。做研究的关键在于兴趣,只要保持兴趣,失败也能学到新东西,而成功则能增强信心,有利于继续成功。翁启惠也鼓励学生,与其等待老师指导,不如勇于尝试、放手去做。
翁院长时期:积极推动生技产学合作
翁启惠任职 Scripps 研究院的期间,茁壮为世界第一流学者,各国争相合作。如此耀眼的旅外人才,自然也受到当时中研院院长李远哲赏识,促成翁启惠于 2003 年回到台湾,并在 2006 年到 2016 年担任了两届院长。
翁启惠除了提升中研院的学术水准,他最重要的任务莫过于推动生物科技产业。因为翁启惠认为产学互利共生很重要,有好的产业才能吸收广泛的人才,例如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可以让理工科系学生不愁出路,产生正向循环。
但另一方面,生物科技已成为各个科技大国的明星产业,台湾每年有大批医药、生技的人才,却没有相应规模的产业,无法人尽其才。
为了推动生技产业,法规制度与产学合作园区都不可或缺。翁启惠参考美国 1980 年的拜杜法案(Bayh-Dole Act),与专家合作完成台湾版本的法规,将产学合作、技术转移制度化。
法规的主要精神,就是由政府补助学术研究,做出初步成果后,再技术转移给业者寻求商业化,后续再回馈给学术形成正向循环。园区方面,国家生技研究园区、中研院南部院区,都随着翁启惠的规划步上轨道,让基础研究和产业创新能够连结。
当然,产学间的转换并不总是那么顺利。不过翁启惠认为,如果学者发表的论文成果,同时也能促进产业,让社会一同受益更好。这倒不是说所有学者都要投入产学合作,而是要慢慢建立起产学合作的文化,将研发成果回馈给社会。
往好处看,台湾的生技产业与产值都持续进步中,而这条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从顾问经验感受企业文化
翁启惠是纯学术研究出身,为什么后来却相当熟悉产学合作呢?时光要回溯到 1985 年。那时翁启惠获颁席艾勒学者生物医学奖(Searle Scholar Award in Biomedical Sciences)——这是他少数获得的生医奖项之一,加上总统年青化学家奖,使他在美国学术界站稳脚步,也让他有担任企业顾问的机会。
从杜邦公司开始,初出茅庐的翁启惠自认什么都不懂,跟着前辈们边看边学,解决一家又一家企业的疑难杂症,而业界的顾问经验同时也支持着自己想做的研究。翁启惠逐渐累积产业经验后,发现产学目标很不一样,学者要优先发表论文,企业则是产品导向,讲究解决问题。
访谈之中,翁启惠回顾几件很有意思的顾问经验。例如,有公司希望解决可乐中代糖「阿斯巴甜」(Aspartame)在高温下产生甲醇毒素的问题。也有公司想要改良汽车外层镀膜,避免鸟粪腐蚀。
另外还有一个香烟公司的邀请让翁启惠印象深刻,那时很多重度烟瘾者抽到头痛,产品只能先紧急下架,烟商损失惨重;后来查明是制烟的纸浆中存在微量有害物质,若短时间抽很多根烟,大量摄取下会有立即危害。
这些顾问工作,很多都和翁启惠糖化学的本业无关,却带给他开阔的视野与企业经验。我们也可以注意到,美国政府与产业界相当有心培育有潜力的人才,即便尚无业界经验,也愿意让新人去尝试担任顾问。
翁启惠提到,美国东岸的新英格兰周边,是产业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也分布许多老牌大企业;西岸的加州则不同,主要是新创小公司。不同地方各有特色,衍生出多变的产学文化。
相比之下,台湾也具备潜力,就看经营出什么文化。翁启惠认为,我们已经建立民主自由的社会,若要更上层楼,台湾万万不可孤立,要主动与国际交流,并发展自己的特色。
有交流,创意的火花才有可能碰撞,或许那个坐在你隔壁的人,就是未来的合作伙伴!翁启惠提到,总部位于加州圣地牙哥,以基因定序闯出名号,至今仍蓬勃发展的因美纳(Illumina)公司,其共同创办人沃特(David Walt),正是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室的同侪!有次邀请沃特到 Scripps 演讲,刚好听众中有两位感兴趣的投资者,演讲结束之后,沃特便与两位投资者私下讨论,就创办了 Illumina 公司。
无所不在的糖!有好多问题等待探索
尽管投身学术研究 50 年,糖化学将近 40 年,翁启惠丝毫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当访问到「糖化学还有什么潜力?」,一如谈教育时的热情,翁启惠又展现出科学家对研究的热爱。
在翁启惠眼中,糖类有太多谜团等待解答。生物基因以 DNA 承载遗传讯息,制作蛋白质行使功能,但是时常还要加上糖的参与,偏偏糖类不像核酸、蛋白质容易摸索。糖分子无法复制,只能用化学合成,细胞表面布满的糖分子结构不对,功能就不同。
以抗体为例,抗体是一种糖蛋白,我们知道抗体靠着专一性辨识去附着目标,消灭病毒。相对却少有人意识到,抗体的一端附着目标后,另一端还要连接免疫细胞转入后续反应才能消灭病毒,这步正是依靠糖分子,因此糖类会影响抗体的免疫功能。
相对的,病毒需要依赖宿主细胞以便大量复制。不同细胞会赋予蛋白质产物不同的糖化修饰。研究发现即使遗传物质相同的病毒,假如病毒外头的糖化修饰不同,也会影响感染能力及免疫反应。由上呼吸道细胞产生的新冠病毒,感染力就比其他细胞更强。
对于开发疫苗,翁启惠近年投入不少心血。疫苗刺激产生的抗体讲究专一性,研发者要想办法针对病毒结构来调整抗体及 T 细胞反应。翁启惠与研究团队的思路却是另辟蹊径,并非将病毒露出来的表面设为目标,而是要去掉病毒外层的「糖」衣,也就是「去糖化疫苗」。
因为病毒暴露在外的部分会持续改变,躲避特定抗体,但是被糖基包裹的位置不太会变,或许是人体免疫记忆更好的训练对象。以此概念制成的蛋白质或 mRNA 疫苗,若是成功,便有机会成为所谓的「广效疫苗」,接种一款疫苗就能应付病毒的多型变化,特别是难缠多变的流感病毒、冠状病毒(例如 SARS-CoV-2)。
除此之外,翁启惠团队也持续开发广效癌症疫苗。用抗体对付癌症的想法十分诱人,其难处在于,疫苗刺激产生抗体,辨识外来入侵的异物加以攻击;但是癌细胞是人体细胞变异产生,上头存在的成分正常细胞常常也有,设定癌细胞打击,反而会造成自体免疫的悲剧。
好消息是,癌细胞外头有些糖化修饰,不同于正常细胞。翁启惠的队伍寻获 Globo H 等几个糖类分子,适合作为疫苗针对的目标。相关技术已经转移给业者,正在进行第三期人体临床试验。这些围绕糖分子作文章的创新疫苗令人期待,最终是否能投入实战,仍有待分晓。
关于糖化学,翁启惠将持续探究细胞表面糖分子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糖分子和疾病的关系。
给未来年轻学子的建议
翁启惠语重心长地提到,糖化学领域如今的样貌取决于他们这些开拓者,未来则要看能否引发年轻人的兴趣,因为未来是年轻人的。
现今教育强调跨领域,翁启惠自己无疑也是跨领域的知名化学家,但是他提醒年轻人,跨领域绝对不等于什么都要学、都要会。基础还是要打好,跨领域的关键是有能力与其他领域的人互动合作。
翁启惠近期便以国家生技医疗产业策进会会长的角色,积极促进医界与电子业的对话。因为医界知道市场需求,但不懂得制造;电子业擅长制造,但是对医疗需求没有深刻理解。他希望营造合作交流的环境,创造新的可能性。
最后,翁启惠提醒学生,做研究一定要长期投入,深入钻研,若是短短几年就转换领域,只会愈来愈迷茫。兴趣对研究生涯最重要,有兴趣才有动力,而兴趣的培养则来自日常的自我探索。
原文连结:
延伸阅读:
- 中研院基因体研究中心翁启惠个人网页
- Huang, H. Y., Liao, H. Y., Chen, X., … Wong, C. H. (2022, April 6). Vaccination with SARS-CoV-2 spike protein lacking glycan shields elicits enhanced protective responses in animal models.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14(639).
- Wu, C. Y., Cheng, C. W., Kung, C. C., Liao, K. S., Jan, J. T., Ma, C., Wong, C. H. (2022, February 11). Glycosite-deleted mRNA of SARS-CoV-2 spike protein as a broad-spectrum vaccine. PNAS, 119(9).
- 中研院基因体研究中心(2022)。〈迎战新冠变种病毒 去糖化棘突蛋白疫苗提供更有效的保护〉。
- 中研院基因体研究中心(2022)。〈终结新冠疫情新曙光? 广效新冠肺炎 RNA 疫苗〉。
- 韩婷婷、苏思云(2021)。〈揭糖分子神秘面纱 翁启惠开启癌症治疗新契机〉,《中央社》。
- 吴琬瑜 (2021)。〈生物超烂、没上台大医科 威尔许化学奖得主翁启惠自曝人生三挫折〉,《天下杂志》。
- 翁启惠、科学人编辑部(2021)。〈翁启惠生平大事与科研年表〉,《科学人》。
- 翁启惠(2017)。〈我的糖科学研究之路〉,《科学人》。
- 庞中培(2015)。〈糖分子开启制药新时代〉,《科学人》。
- 刘尚昀(2015)。〈翁启惠|中央研究院院长〉,《The Investigator Taiwan》。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