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昱半导体发言人暨策略与事业拓展黄依玮博士,在未来科技展的论坛针对台湾半导体发展提出看法。黄依玮表示,台湾半导体产业的优秀纪律是胜出的重要关键之一,只要能够保持好过往的经营方针,未来的成长空间还是非常大。
关于近期受到高度重视的车用电子市场,黄依玮也提到,虽然汽车电子化对擅长IT产业的台湾半导体业者是有利趋势,但心态上还是得要微调,才能把握这个新的市场机会并走得长久。
黄依玮指出,台湾半导体产业过去是怎么走到今天,取得这样的成功,是很重要的参考指标,首先,台湾土地面积不大,半导体产业链密度却很高,不仅是整个产业上下游,甚至到提供人才的学校,彼此距离都非常近,而这样的台湾模式,是很难在其他地方复制的,这会是台湾半导体产业继续保持领先的重要屏障。
另一方面则是独特竞争心态。台湾半导体无论是制造端还是设计端,都不是采取高威胁性的竞争模式,不太会追求独占或主导市场的目标,通常就是用领先技术推出最佳解决方案,以解决客户问题为主要的发展策略,而不会意图推出具高度主导性的平台或规格,这点让台湾的供应链业者备受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信任。
最关键的部分,还是在于台湾半导体产业的纪律和落地能力。黄依玮表示,半导体创新确实很重要,但这一行更需要的是纪律,没有纪律半导体产业走不长远,举例来说,测试其实是非常枯燥的工作,但重要性不言可喻,台湾不仅受到西方自由思维的影响,来自东方文化的纪律和自我约束,也在台湾的DNA之中。
身为高科技产业,透过战力坚实的工程师推出优异的解决方案才是重点,任何伟大的创新,需要的不只有科学家,如果没办法做到高产量且符合成本效益的实践,是没办法真正进入到社会为人类创造福祉的。台湾的落地能力,深受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重度信赖,这些声誉得来不易,未来自然也需要在这些方面继续努力。
对于车用市场的机会,黄依玮坦言,汽车电子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台湾是非常有利的,尤其台湾业者没有要追求所谓的主导地位,自然会吸引各路的平台业者更乐于和台湾半导体供应链合作。
然而,也不能把过去在IT市场的成功,理所当然地投射到车用市场也能成功,现在这个环境正变成我们熟悉的状况,但两者还是有所不同,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安全性,这个概念让我们必须做出零缺陷的产品,这部分还需要努力。
黄依玮认为,心态调整是最重要的关键,过去台湾IC设计业者都是以测试结果来决定设计方向,但如果要打进门槛更高的汽车产业,就得从品质的角度着手,从品质来决定产品设计的方向。一言以蔽之,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做法,在车用市场或许还会有一定的效果,但如果要走得长远,对产品设计的态度和习惯都得进一步升级。
责任编辑:朱原弘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