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IMES供应链高峰会】从本田到老干妈 供应链惊涛骇浪中以数据比气长
来源:林佳楠 发布时间:2022-09-29 分享至微信


政大商学院创新创业办公室主任罗明琇。李建梁摄
政大商学院创新创业办公室主任罗明琇。李建梁摄

过去两年来供应链危机频仍,企业已无法用既定策略因应环境大动态变化。政大企管系教授兼创新创业办公室主任罗明琇提醒,企业应正视数据的力量,并利用人工智能(AI)及区块链等科技工具改善数据洞察及风险预测。她强调,在惊涛骇浪的环境中,企业应该比气长。


罗明琇28日在2022供应链高峰会(2022 Supply Chain Summit)表示,近年科技业供应链充满黑天鹅事件,例如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战争等因素,面临今日缺料、明日缺工的窘境,上下游整合愈来愈困难,如何提升供应链韧性也成为热门议题。然事实上,韧性并非新概念,只是在风平浪静时,少有人体会到其重要性。


韧性供应链数据管理四大特质

韧性供应链数据管理四大特质

要判断企业的韧性程度,可观察危机发生后,企业从抵抗危机、稳定到复原营业水准所花费的时间长度,以及受影响的幅度。而具有韧性的供应链应具备四大特质,即可视性、敏捷性、多样性以及持续性的营运规划。可视性是首要条件,因为如果连数据在哪里、哪些数据可进行后续分析都不清楚,很难谈下一步计划。


无论是2B或2C,大家需求都跟以前不一样了。消费者对产品定制化和个人化要求增加,今天下单希望明天就收到货,上游制造商也得因应终端需求快速变化而调整生产策略。因应大环境减碳趋势,制造商也得寻求可符合ESG相关规范的合作伙伴。


企业内部原本就有很多数据可用,例如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客户资源管理(CRM)系统以及相关供应商的数据,管理者应建立数据整合平台,并运用AI或区块链科技提升分析效率,以发挥数据最大的价值。


举例而言,本田汽车(Honda)当初前往欧洲发展时,即透过IBM提供的整合性系统,将采购和财务数据整合在仪表板当中,让决策者可快速发现并处理异常现象。就连国内「老干妈」辣椒酱生产商也已成立大数据监管平台,掌握消费端和原物料供应商的变化。


为打造韧性供应链,企业的数据管理应提升可视性、风险可预测性、适应力以及永续性等要件。此处的「永续」与一般意义稍有不同,指的是如何以历史数据为依据,巩固供应商之间的互信,将人为不确定性降到最低,让彼此可建立长期稳定的永续关系。


罗明琇在峰会最后的座谈会中也谈到,台湾制造业者过去常「逐水草而居」,在全世界开疆辟土,这是台商的优势以及弹性,但也可能意味着,在快速建立及转移生产基地的过程中,深耕程度有限。她认为,企业必须找到可长久经营的优势以及对的合作伙伴,在变动环境中才能达到永续经营。


她建议,制造业者可在保有核心优势之外,设法创造额外的财务及非财务效益,可探讨在制造端到终端消费者之间还有哪些差距、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价值等问题。而当消费者不需要某些产品后,制造商能否维持与消费者的沟通、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也是台湾业者可多加思考的面向。



责任编辑:陈至娴



[ 新闻来源:DIGITIMES科技网,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