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新能源车走向智能化的下半场,MCU整体用量仍有不小的增长空间。IC Insights预测,2022年全球MCU销售额将增长10%,达到21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如下图),其中汽车MCU的增长将超过今年大多数其他终端市场。
目前,全球MCU行业龙头企业主要为IDM厂商,其中,ST、瑞萨电子、NXP、微芯科技、TI、英飞凌等MCU产品竞争力较强,MCU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等领域;新唐科技、芯科科技、三星电子、东芝等产品竞争力位居其次,其中,三星电子、东芝MCU业务占比较小;兆易创新、中颖电子、乐鑫科技等国内MCU龙头厂商构成行业的第三梯队。
全球MCU行业市场份额主要由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区企业占据,根据英飞凌统计,2020年,全球MCU龙头企业包括瑞萨电子、NXP、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微芯科技等,上述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17.1%、16.7%、14.6%、14.5%与12.7%,合计达约整体市场的70%。国内半导体企业则因起步较晚,MCU本土化比例较低。
其中,应用最广的汽车和工业控制领域几乎被国外大厂垄断,国内MCU供应商的主要市场还是集中在家电和消费电子领域。
不过,伴随Arm架构生态成熟,32位MCU开发难度大幅下降,国内MCU厂商正逐步提高市占率,目前已在中低端市场具备竞争力。包括华大半导体、中颖电子、国民技术等皆在各自专攻的领域崭露头角,并准备投入具备高度市场潜力的汽车领域。
中颖电子
中颖电子为国内家电MCU领先企业,营运采IC设计模式,主要产品线有MCU、OLED显示驱动芯片和锂电池管理芯片等,其中MCU方面可提供4位元、8位元、16位元、32位元MCU。随物联网不断加速发展,智能化、变频功能、绿色健康以及安全成为家电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智能家电的市占率持续提升,MCU在家电领域的需求也逐年增加。
根据国内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21年冷气、冰箱、洗衣机MCU销售量达到7.2亿颗的规模,年增近11%。其中,虽然国内本土生产的MCU占比从8%提升至17%,不过整体仍以低端产品为主,代表国内业者在家电MCU领域仍有相当的发展空间。中颖电子日前受访时也表示,家电、电机新产品依然为公司研发重点。
国民技术
国民技术为国内通用MCU、安全芯片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搭载其MCU的产品涵盖消费性电子、工业、汽车、医疗、物联网等多个领域,出货规模大。国民技术主要提供32位元MCU,其N32L4xx系列为业界首款采用40纳米先进制程的低耗能MCU,拥有最高可达180 DMIPs的运算效能,现已投入量产。国民技术指出,2021年由于芯片下游市场需求增加,公司各系列通用MCU产品在2021年规模量产,实现较大幅度的成长。
华大半导体
华大半导体为国内超低耗能MCU出货量第一的业者,从成立初期就将工业自动化控制、车用领域视为主要发展方向,致力于研发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MCU。华大半导体MCU事业部成立于2016年,目前已改名为小华半导体,其MCU产品包括通用类MCU、电机类MCU、超低功耗MCU、车规MCU等。
其他国内MCU厂商
其他包含成立于2011年的灵动微电子,为在国内领先的通用32位元MCU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业者;晟矽微电子主要专注于研发高抗干扰性、高可靠性的通用型及专用型8位元和32位元MCU;汇春科技则透过控股公司全资购并麦肯集成电路后,拓展业务延伸至MCU领域。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