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应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邀请发表谈话表示,除再次强调美国半导体芯片本土制造大计受制成本高昂与人才短缺,恐将白忙一场,同时也直言美国制造芯片的成本比台湾贵上5成,但为何台积电仍要建置新厂?他已退休,这并不是他的决定,而是「美国政府的敦促」。
半导体业者表示,市场最看衰台积电美国新厂难获利,但事实上,海外扩产生米煮成熟饭已成定局,台积电现在只能往前看,如何能逆转获利才是最重要的,这将可从4大关键来观察。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于2018年6月毅然选择「裸退」,并表明退休后不会再做与台积电有关的事情,然而,每次公开谈话都成为半导体产业话题焦点,其最新公开演说又再次触动美中甚至是全球半导体产业敏感神经。
针对美国大举强化本土制造芯片大计,张忠谋表示,美国制造成本高昂,由台积电在美国建置已达25多年的8寸晶圆厂运行经验可知,当年以为成本与台湾相近,但并非如此,美厂对比台厂的成本就是高出5成,虽然美厂仍是获利,但也未再扩产。
据台积电最新年报显示,2021年美国8寸厂WaferTech营收仅为新台币77.35亿元,税后净利为14.56亿元,对于2021年大赚新台币5,965.4亿元的台积电来说,WaferTech完全没有存在感。25年的生产经验,也让台积电其实相当清楚不论是美国或是其他国家,海外扩产将带来沉重成本压力。
台积电千亿美元扩产投资遍地开花,海外扩产计划除了美国亚利桑那州5纳米厂已动工,也已预备3纳米扩产方案,同时也增成熟制程,除宣布国内南京厂28纳米扩产外,亦携手Sony、日本最大的汽车零组件厂Denso在日本设厂,专注22/28纳米特殊制程,而德国设厂则仍在评估阶段。
事实上,张忠谋近年来不断强调,台湾在晶圆制造方面的优势,除了拥有大量优秀敬业工程师、技工、作业员愿意投入制造业外,另则是高铁及高速公路交通方便,适合于大规模制造业的人员调动,还有完整的半导体上中游产业链,如ASML、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等全球重要半导体设备大厂也都在台设立研发、服务据点。
对比美国、国内与韩国的半导体制造策略与挑战,张忠谋认为,相较台湾,美国在晶圆制造方面的条件,主要拥有土地、水及电优势 ,但在人才(工程师、技工、领班、作业员)、台湾派遗人员在当地经济与管理能力、以及大规模制造业人员调动能力则是远不及。
制造业在美国早已不红,金融、研发才是主流,美国敬业程度更绝对不如台湾,且重要的是,美国制造在单位成本也显着较台湾来得高,短期美国联邦及州政府的补贴,不能弥补长期的竞争劣势。
半导体业者则表示,米已成炊,台积电海外扩产已是进行式,南京扩产与日本新厂因已获客户长约,订单能见度长远,因此不担心获利,目前市场最看衰的就是美国5纳米新厂将是亏损业务,甚至拖累未来数年业绩成长动能,但台积电现在也只能往前看,如何能逆转获利才是最重要的,对台积电来说,4大关键要素若都能具备与实现,获利机会就大增,但其中二项可凭自身努力,另二项条件则是无法掌握。
首先掌握度较高的是供应链与客户,台积电2021年已向合作夥伴表明要能「共体时艰」,除了每年议价将相当强势,特别跟随赴美设厂的业者虽有协助,但也希望竭力撙节成本。
此外,客户代工价格将是只涨不跌,2021年全制程调涨1~2成后,已成地板价,几已达独占地位的先进制程,报价更是越来越高,以反映钜额投资成本。第二则是争取新单客户,而非既有订单转往美国生产,董事长刘德音就表示,美国新厂会比较着重基础建设和国家安全方面。
另二项无法掌控,只能听天由命的就是捉摸不定的美国政府,允诺的整体补助长长久久,甚至期望能大方增加补助金额。
最后则是拥有主场优势的英特尔晶圆代工再度退场,虽然英特尔自身代工市占现为零,但有美国政府支持,气势就是强大,若没有英特尔的代工竞争干扰,台积电就能安心通吃原本规模不大的美国政府芯片大单。
半导体业者进一步指出,英特尔展开重整且重返晶圆代工,加速扩大产能规模与制程技术推进,在高举美国半导体制造回归大旗下,近期买下以色列高塔半导体(Tower Semiconductor),也砸下数百亿欧元在欧洲盖厂与扩大研发,资金雄厚与企图心确实有让市场重新评估其翻转战局实力。
但晶圆代工比拼制程技术、服务与专业,成本更是关键,目前英特尔制程落后,而服务与专业代工过去没有,现在也难一蹴可几,而除了自身产品也未见其他客户大单,在产能大扩,投资黑洞深不见底,加上超微(AMD)、NVIDIA不断坐大,腹背受敌的英特尔,虽有美国政府支持,但晶圆代工事业数年内获利难度甚高,董事会对于获利减损的容忍度有多大值得关注。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