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消费电子用8位元微控制器(MCU)、教育NB如Chromebook等需求确实有明显修正,不过商用电脑需求持续坚实,加上线上服务器控制(BMC)芯片、车用电池管理芯片(BMIC)、工控用32位元MCU需求仍大於产能供给,积极调整产品组合的新唐缴出亮眼成绩,也释出乐观的2022年展望,甚至连旗下6寸晶圆厂因电源管理芯片(PMIC)代工需求强劲,部分产能也已经跟客户签订长约。
新唐云端运算事业群副总经理杨欣龙直言,对於外界流传的晶圆产能松动现象,以新唐角度来看「并没有看到」,向晶圆代工厂争取产能持续是每日重点工作,虽然目前没有接获晶圆代工厂进一步的涨价通知,但後续是否再有调涨,目前来看「并不能完全排除」。
杨欣龙坦言,新唐也会持续跟主要客户协商,在确保产品竞争力的前提下,观察客户接受度与反应成本的涨价幅度,估计2022年这样的现象会持续,主系从产业端来看,仍是供不应求。新唐在台系MCU同业中,32位元产品比重位居前段班,外界也关注MCU产业变化。
MCU应用事业群副总经理林任烈坦言,MCU市场与价格变化主要有三大因素,包括产品价值、市场供需、成本结构,不能以单一因素决定,目前从需求面看,工控、物联网(IoT)、新能源领域都有新的机会,供应端如晶圆产能仍是有所限制,会依这三大因素决定後续MCU报价。
封测业界高层人士先前已经透露,虽然消费电子芯片可能需求稍微放缓,但是企业用需求非常强劲,服务器、数据中心、商用机种等IC需求续航。
杨欣龙则指出,BMC芯片持续健康成长,新一代产品依照进度进行,本季开始陆续提供少量工程样品给客户进行验证。新款BMC芯片采用更先进的封装技术,增加第二供应商,预期2022年下半封装产能可以追上来,BMC芯片业务预期将较2021年成长双位数百分比。
商用PC/NB所需IC从2021年第4季开始需求非常坚实,针对英特尔(Intel)、超微(AMD)新平台所搭配的Super I/O、EC芯片等都陆续交货给客户进行整机开发,将如期随着美系CPU大厂新平台发表进入量产,此外,如支持USB 4.0规格的Retimer IC,也持续开发中。
新唐自有6寸晶圆代工厂受惠於PMIC相关强劲需求,稼动率保持高档,亦更新了新一代BCD制程,增加许多DC/DC应用产品,另如马达控制相关IC等,也有新客户发展与验证中。6寸厂已跟重要客户签订部分长约(LTA),并未把所有产能签完也是为了确保弹性。
新唐2021全年营收约为新台币414.56亿元,营收倍数成长,获利更缴出超过5倍成长。新产品布局部分,车用及工控领域持续推进,如第三代电池监控IC已量产出货,并持续开发用於自主移动机器人、人体监测之新款ToF 3D传感系统,工控/IoT用MPU、MCU持续推陈出新。
通讯领域,发布用於手机快充的CSP MOSFET、用於5G小基站之GaN RF工程模块。消费产品中,推出用於家用电子工具的新款inverter MCU。PC领域,办公室重启带动商用IC需求,BMC芯片对企业及云端网络客户之出货亦有所成长。
责任编辑:朱原弘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