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近期包括如微控制器(MCU)、电源芯片设计业者公开看法,目前系统业者与芯片业者对于缺料的渴求略有缓解,特别是在「消费电子」领域。而综合目前3C相关芯片设计、生产、代理业者看法,第2季起消费电子芯片供应链将浮现四大杂音。
这四大杂音分别是:晶圆产能争抢趋缓、后段封测稼动率趋松动、代理代理商启动降价倒货、IC设计原厂获利能力有压等。
近两年来上游晶圆代工产能争抢的态势,进入2022年上半后,已经放缓不少,目前除了既定2022年第1季已经调涨的晶圆代工报价外,后续暂时并未听闻晶圆厂将持续涨价,台系芯片业者2022年多取得的晶圆产能,也渐渐能够吻合目前实际订单需求。
事实上,再综合观察台系MCU设计业者如盛群、MCU封测龙头如超丰电子等后市展望,2022年第1季有不少从2021年下半递延而来的订单,加上国内清零、封城等措施明确,系统客户有不少提前拉货的需求,打造强劲的第1季,以及相对审慎的第2季。
盛群发言人蔡荣宗于法说会中说明,其实盛群2022年取得比2021年多出约8%晶圆产能奥援,也没有要大幅增加其他晶圆代工夥伴的想法,也确实2022年抢产能的状况已有缓解,现阶段,也确定在手产能足够2022年的订单使用。
2022年第1季盛群营运表现也确实缴出优于预期业绩,这主系IC代理端考量到国内疫情、封城政策,也担心影响到工厂运作,是故提前备货所致。
不过,由于晶圆代工成本结构上扬,第2季订单能见度虽相对稳健,但毛利率可能相较第1季下滑,这其实也跟多数3C相关芯片设计业者状况相仿,由于半导体生产成本如原物料等增加,但下游系统客户对于再「被涨价」接受度已经不高,预期IC设计端大多将自行吸收成本,不再转嫁给客户。
较还有周旋空间的,以车规品、工控品为主,但这些领域大宗话语权掌握在国际IDM大厂手中。据了解,盛群等台系MCU业者大宗投片于联电等晶圆代工厂,外界则推测,2022年晶圆厂要再调涨的机率也已然偏低。
而从MCU设计、代理业者、后段封测等展望来看,下半年目前还没法一次看清。封测代工业者先前已经示警,由于两岸OSAT大厂都有扩充产能,如传统打线封装扩充幅度还不算小,尽管IC封测量能未必下滑很多,但稼动率保卫战已经难免,其中仅有日月光集团等与国际芯片大厂签订长约护体,预期稼动率受影响幅度不大,中型业者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IC代理端则频频传出库存水位偏高,事实上,在近两年疫情、战争、通膨等多种总体大环境不确定因素下,「高库存策略」其实是众多业者的风险管理措施之一,只是,芯片业者也坦言,如国内部分代理商藉「长短料、芯片荒」为藉口,屯货、坐地起价的炒作情事层出不穷。
目前消费类基础IC如部分MCU等,正逢倒货出清的时刻,加上国内本土芯片业者也挟带半导体自主化等生产优势,进一步在市况出现变化时降价夺取市占率,业界预期第2季至下半年消费类芯片市况,得再多停、看、听一阵子。
而以应用别来看,盛群认为,如小家电应用居多的触控MCU,近期市况相对疲软,报价也相对混乱,健康量测如耳温枪、额温枪用MCU需求也明显下滑,不过在安防、BLDC、32位元MCU等相关领域。预期第2季开始需求可望明显回温。而讲究量能的封测代工端部分,台系业者如超丰等操刀大宗两岸、海外MCU封测代工大宗订单,业者2022年初已经提出警讯,认为上半年以前封测生意可望稳健,但自第3季开始订单能见度已经模糊,更传出不少国际芯片大客户,对于下半年展望相当保守,相对于车用、工控品还在高度吃紧,消费电子相关芯片供需反转的可能性,目前也很难完全排除。
台系相关半导体供应链业者,对于特订单一客户、供应商、接单状况、价格等,不做公开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