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最初几年依靠网络销售,以成本价销售具有竞争力的智能手机。凭借这一战略,小米在中国和印度的智能手机排行榜上成功登顶,并于2014年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2/376109.htm
然而,这个正在崛起的巨头于2015年在国内遭遇了一场打击,与一个拥挤的、正在放缓的中国市场打交道。据《时代》报道,2014年小米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了226个百分点,而2015年仅增长了17.6%。据Wired称,小米2016年的出货量下降到4100万(低于2015年的7000万),减少了全球扩张,给投资者带来了担忧。
打击并没有持续下去。据Canalys的数据,小米已经扩大了对欧洲的智能手机出货量,2017年第二季度在中东欧市场成为仅次于三星、华为和苹果的第四大公司。
但中国以外的市场还不够。 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对小米而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其取得早期成功的策略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地区是不可持续的。 今天我们将探讨平台、线下零售和营销扩张的结合如何让小米重新获得在中国的影响力并在全球扩张。
小米在中国的困境
小米2015年的停滞和2016年的出货量下降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 首先,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导致了这一挫折。 然而,这一市场不断变化的竞争格局可能是独角兽面临的最大挑战。
竞争优势消失
小米依然保持限时抢购策略,并依靠其忠实的用户群来绕过传统的营销费用和在线销售,从而放弃实体零售店的成本。
小米的商业策略在最初几年被证明是一种优势,但在2015年和2016年的竞争中,它的限时抢购策略为其他电子商务公司做了贡献。此外,由于网上销售是吸引用户的主要手段,小米可能忽略了中国二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关键消费者,因为物流障碍,个人更依赖当地零售商。
像Oppo和Vivo这样的新兴企业填补了小米在2015年和2016年在这些领域缺席的空白,销售低端智能手机,还在农村地区提供线下零售店。据福布斯报道,OPPO目前在中国农村有20万家实体零售店。
此外,与小米不同的是,采用离线方式销售并且没有在线粉丝群,Vivo和Oppo依靠积极的广告和零售补贴来推销其产品并获得用户。这个策略对两家公司来说效果很好。 Oppo于2016年成为中国领先的智能手机供应商,其出货量同比增长122.2%。
小米在经历2015年增长放缓之后,该公司不得不向投资者证明自己的生存能力,尤其是在其估值达到450亿美元的情况下。据Techcrunch的数据,小米拒绝在2016年公布其销售数据,首席执行官雷军承认,公司“增长过快,并依赖于一些长期增长。”小米专注于切换策略,将其品牌定位为物联网(IoT),应对零售挑战,并重新调整营销技巧。
小米以投资、实体、 名声来应对
正如在公司成立初期所说的那样,雷军总是声称将小米不止想象成智能手机供应商,更多的是智能家居设备创新者。 小米在2014年开始销售电视,增加了它已经提供的非智能手机项目,包括便携式电池,机顶盒和健身追踪器。 该公司还开发了在线媒体和游戏内容。
像Oppo,Vivo,华为和联想这样的公司都注意到小米的低端智能手机方案,小米的目标是做更多的事情来展示自己是物联网的科技公司。
2016年,小米推出了移动支付服务,电动自行车,类似MacBook Air的超薄电脑(名字也是类似的Mi Notebook Air),无人机,连接智能手机的电饭煲,新型更薄的MiTV和电动四弦琴。小米的中国大陆网站充满了互联设备,包括智能手机控制的净水器和吸尘器,以及讲故事的儿童玩具和类似GoPro的相机,所有这些设备都通过智能手机上的小米之家应用程序进行连接。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