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yzen处理器正式开卖超过3周,更多关于它的测试被不断放出,CHIP对Ryzen 7 1800X处理器正在收尾,很快就会释放出来。与此同时,在全球主要的电商TOP Sell排行榜上,Ryzen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攻占榜首的位置。在PC产业历经寒冬期的大背景下,这样的火爆销售场面更显得难能可贵。Ryzen处理器本身的巨大性能提升自然是一切的基础,但AMD为了重返大众视野,努力的绝不仅仅是技术团队。Ryzen的发布时间售价策略甚至是产品命名,都堪称是处理器产品历史上罕见的精彩营销案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3/345821.htmShrout Research的数据表示,自从Ryzen开售后,某老牌电商的平均单日销量上涨了100倍,几乎所有与组装平台相关的零配件销量都有大幅上升,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新品上市、打折促销、黑色星期五等日子的销售量,稳居第一名。
精心计算的发布时机
作为AMD凝聚几年努力,意图重回高性能处理器平台的抗鼎之作,Ryzen的发布时机可谓精心计算。Ryzen本来计划在2016年底登场亮相,然而却一拖再拖到了2017年3月份才姗姗来迟。屡次的跳票却有意无意地促成了在老对手英特尔的新品面世后追着屁股反戈一击的巧妙时机。
可以想象,倘若Ryzen先于英特尔的Kaby Lake(KBL)发布,凭借英特尔深厚的技术储备,针对Ryzen的性能表现,适当调整KBL系列处理器的参数以赢得市场的声音并不是太困难的事情。而如果Ryzen在KBL发布之后拖得太久,则会给英特尔通过售价等市场行为进行自我调节的机会。
Ryzen就恰巧选择了在KBL发布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正式出货,这个时间恰巧是市场对于英特尔再次挤“挤牙膏”的讨伐声达到顶峰的时机。而之前零星放出的Ryzen性能信息,更是让很多没有品牌“信仰”的用户坚定地选择了持币观望。Ryzen发布之后,刚刚发布月余的KBL几乎没有机会通过价格杠杆来重新赢得关注,毕竟新品就降价,更会让那些已经购买的用户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而如果不降价,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用户的流失。可以说,从“酷睿 2”降临桌面平台的这10年间,英特尔从未面临如此窘境。
出色的密保与适当的泄露
“推土机”架构发布前的张扬和发布后的落寞还历历在目,因此AMD这次在Ryzen上显得低调了许多。即使在Ryzen正式发布前2周,英特尔内部对于这个即将面世的竞争对手仍然毫无头绪,除了少数人表示担忧外,更多人还依然秉持着“i3默秒全,i5秒全家,i7轰成渣”的想法和心态。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AMD这次的密保工作可谓极为出色。
AMD的聪明还在于在产品基本定性后,对Ryzen的性能开始了真真假假的可控性泄露。回想下从去年底就开始出现的各种测试成绩,不仅迷惑了竞争对手,同时也让Ryzen保持了足够的市场关注度。如果没有这些泄露出来的性能表现吊起了消费者的胃口,恐怕不少消费者早就选择KBL处理器作为自己的下一代平台了——Ryzen的火爆销售场景,这部分用户恐怕也是贡献多多。
拍案叫绝的定价策略
Ryzen的定价在其发售之前也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虽然AMD一直以高性价比著称,但恐怕老DIY用户同样会记得K8时代的AMD处理器售价是多么的“坚挺”。十年沉浮过去,AMD携Ryzen强势归来的同时,售价上是继续高举性价比大旗,还是“翻脸不认人”,确实是非常值得期待。
而AMD给出的答案对得起人们的期望——旗舰型号的产品价格相当惊喜,8核16线程处理器价格却只有竞争对手同规格型号的一半左右。这让不少老用户兴奋的呐喊“K7时代的AMD又回来了”。考虑到AMD此前连年的亏损,一朝“尚方宝剑”在手还能够在定价上有如此的矜持确实令人敬佩。
而在尚未正式发布的中低端产品线上,AMD没有继续价格砍半的错位策略,定位最低的Ryzen 3对比Core i3,价格甚至还要贵一些。在这个级别上,AMD主打的是更高的规格:Ryzen 5凭借4C8T继续在多线程应用上压制 i5,Ryzen3则凭借4核心规格意图“吊打”i3。考虑到Ryzen全系列处理器并不整合GPU模块,因此Ryzen的高规格并不意味着高成本。但是由于在高端产品线上成功塑造了“无敌性价比”的形象,这样的印象惯性在中低端产品线上的延续很大程度上将会帮助AMD在低端产品线上赚得更多。
走对手的路 让对手无路可走
光明正大的手段之外,AMD这次在Ryzen的产品命名上同样用了一些手段来“傍”上老冤家——例如同样使用了7/5/3来标识的产品定位,显然是占了英特尔的便宜,节省了大量培育市场的费用。
而X370、B350等3XX系列芯片组的命名,更是“命英特尔的名,让英特尔无名可命”(搭配KBL的200系列芯片组包括Z270、B250等,按照惯例英特尔下一代芯片组本应该称作Z370和B350)。
除了性能“挤牙膏”,英特尔另一个巨大的槽点就是频繁更换处理器接口,颇有些强制升级芯片组的意思。虽然这也许是为了拉动芯片组和主板销量的无奈之举,却也导致了用户跨代升级平台成本过高的问题。因此在Ryzen发布时,AMD特意强调了整个Zen架构的生命周期中,都会坚持AM4接口不动摇。这无疑给下一代处理器即将全线更换接口的英特尔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在已经相当成熟的X86架构处理器领域,即使是点滴突破都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指望AMD凭借一代产品就翻身成功,除非真的是“活捉外星人”,否则确实有些不切实际。但Ryzen其实并不需要真的能够“干翻”酷睿,只要能够重回高性能处理器市场,让消费者和OEM厂商重新对AMD树立起信心,就已经足够。真正战胜英特尔的机会,还需要等待之后的Zen 2、Zen 3的持续进步与优化。从这点上来说,Ryzen已经完成了使命,或者说AMD已经赢下了这一局。
面对着AMD的强势回归,英特尔自然不会无动于衷,十三年前英特尔被AMD的X86-64架构打乱产品规划,最终导致IA64架构完全失败的痛苦再次被唤醒,必然会以更强的态势反扑,平淡了将近10年的CPU市场,终于再度燃起烽火狼烟。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