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消费者认为可穿戴设备与它相关,你的设计准备好了吗
来源:爱集微 发布时间:2018-09-18 分享至微信

摘要:经历了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阶段,约80%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需求不仅是记录运动、心率、血压数据,而是希望其对体温、心率、心电等体征信号监测能全面准确,最好还能给出改善健康状态的专业指导等。因而,目前可穿戴设备厂商面临许多挑战:除了要应对用户端对性能提升的迫切需求,顺应市场小体积、低功耗的趋势,还得与众多竞争者比拼快速响应上市时间。

(集微网报道)IDC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1.15亿台,同比增长10.3%。预计未来5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3.4%。同时,波士顿科技公司(BTC)的数据显示,约80%消费者认为,可穿戴设备理应与健康相关,配备体征信号监测功能成为刚需。在未来预期的激励下,可穿戴设备市场进入消费级产品追求医疗级高精度、高可靠性质量的健康升级阶段。

近日,ADI医疗健康事业部,亚太区市场总监王胜在一场智能可穿戴健康监测论坛中指出,ADI长期持续在高性能医疗设备领域投入,市场份额非常高,很多可穿戴设备大厂为应对健康升级浪潮,从设计早期就加强与ADI的深度合作。借助ADI成熟、完善的“低功耗、诊断级性能、小体积、系统级”解决方案和专业的技术服务,这些客户可以快速实现差异化方案设计和产品量产,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用户期望可穿戴设备的健康功能不仅仅是记录运动、心率、血压数据,而是希望其对体温、心率、心电、血氧、呼吸等体征信号监测能全面、准确,最好还能给出改善健康状态的专业指导等。这也是市场十分看好的需求方向,目前已有专门基于可穿戴设备收集的数据进行管理分析的健康管理公司,估值达10亿。但是,要提升健康监测、管理表现,首先得保证体温、心率、心电、血氧、呼吸等体征信号的采集精确度和可靠性,最好达到医院诊断级性能——只有确定数据是准确可靠的,后续的分析和建议才是有意义的。

经历了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阶段,目前可穿戴设备厂商面临许多挑战:除了要应对用户端对性能提升的迫切需求,顺应市场小体积、低功耗的趋势,还得与众多竞争者比拼快速响应上市时间。王胜介绍道,ADI在光电技术、生理阻抗测量、生理电势采集、温度、运动状态监测以及环境相关(如气体,CO2以及紫外线监测等)等领域都有持续投资,有许多经市场验证、成熟可靠的产品方案(如图蓝色型号部分),可助力厂商面向市场快速推出产品。同时,作为医疗领域高性能模拟芯片领导厂商,ADI也持续提供性能更强的升级产品(如图红色型号部分),满足领导厂商继续引领市场发展、实现领先目标。

ADI 产品在可穿戴设备体征信号监测中的应用

举例来说,可穿戴设备厂商看到市场需求,想快速在自家设备中提供小体积、低功耗、医院级诊断性能的心率、血氧含量等监测功能,可以选择ADI的ADPD系列传感器及信号处理方案,这个系列正被几乎所有大的品牌客户设计使用。具体到产品型号,ADPD144、APD153和ADPD174等是目前市面上可见的集成度最高(光电二极管+ LED + 模拟前端采集AFE +LED 驱动+ 环境光抑制 等)、体积最小、功耗最低、性能最强的成熟方案,可以便捷地整合到产品设计中并实现快速上市。

作为ADPD系列的升级版产品,ADPD188GG是ADI推出的一款完整光电式测量模块。该模块集成一个高效率光电式测量前端、两个LED和两个光电二极管(PD),同时可提供同类产品中最佳的环境光干扰抑制性能。所有这些器件采用紧凑型封装,其厚度只有0.9mm,比上一代降低了接近50%,为可穿戴设备大大节省器件的堆叠空间。其优化的光学结构设计可防止LED的光线未首先进入对象而从LED直接进入光电二极管,有效抑制内部环境光污染。其双PD设计,可以更优化佩戴检测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如果可穿戴设备厂商想摆脱市面上产品千篇一律的同质化困境,通过灵活、定制化的设计实现差异化,则可以选择ADI提供的单一功能产品。比如,ADI的系列低功耗、单导联、心率监护仪模拟前端 (AFE) AD8232以及最新的AD8233,专为满足新兴的健身设备、便携式/佩戴式监控设备和远程健康监护设备的ECG信号调理要求而设计。

与当前很多集成解决方案中采用的拓扑结构不同,AD8233高度灵活的模拟滤波配置采用双极高通滤波器,结合芯片内部的仪表放大器架构和无使用约束运算(增益)放大器,支持用户采用多极低通滤波技术来消除线路噪声和其他干扰,并可提供在关断模式下的导联脱落监测功能。它为系统设计人员提供了灵活性,将健身和医疗监护的价值和性能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目前已被多家心电手环和心电胸贴厂商看重并应用。

展望未来,王胜强调,ADI非常看好可穿戴设备健康医疗的发展前景,继续保持在医疗电子领域的优势, 持续增加技术、产品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尤其在以家庭/个人医疗应用新兴市场的体征信号监测领域等应用上,与客户共同克服技术挑战,推动行业发展。

王胜同时指出,ADI医疗业务团队已经有生物医学等方面的行业专家、对产品目标市场医疗行规有深入理解的技术专家,以及相当规模的软件开发团队、第三方合作伙伴等,这些都有助于为客户提供系统级最优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在市场上实现更大的成功。

[ 新闻来源:爱集微,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