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发现氧气起源新机制
来源:爱集微 发布时间:2016-01-11 分享至微信
在无生命迹象的地球早期,存在少量氧气,即稳定的基态氧分子。
显然这些氧气不可能是通过现在所熟知的光合作用而来,那么它来自何方?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田善喜教授研究组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早期地球上氧气产生的新机制,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化学》1月4日发表了该成果。
在早期大气环境中,存在较多的二氧化碳和低能量电子。田善喜研究组提出,这些二氧化碳分子可以捕获低能电子,而后可能发生两种解离反应,即产生碳原子负离子和自由氧原子或者氧分子。
他们利用自主研制的负离子速度时间切片成像谱仪,检测到了上述两个反应,并发现在特定的能量范围内才能有效产生氧分子,而且作为反应产物的自由氧原子也可能结合产生氧分子。
“低能电子贴附或捕获”过程对星际化学成分的演化至关重要。由于在许多星球上,如地球、火星、土星、木星等的上空,存在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和能量在20电子伏特左右的低能量自由电子。
田善喜研究组认为,“电子贴附解离”对原始氧气起源的贡献,可能较以前公认的“三体复合反应”和新近发现的“光解反应”过程更为重要。这一发现大大深化和拓展了人们对“星际介质化学反应”的认识。
[ 新闻来源:爱集微,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爱集微
开创IC领域,共创美好未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顶尖华人癌症科学家孙少聪离开美国,回国组建实验室
2024-12-18
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碳-14钻石电池,供电可达数千年
2024-12-06
前Google CEO呼吁设立AI紧急关闭机制
2024-12-20
中国手机制造商加速进军欧洲高端市场
2024-11-19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