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承认,智能电视这东西喜欢的人很喜欢,讨厌的人则嗤之以鼻。一开始,讨厌的人是画质党,喜欢的人是内容党。到后来国际大牌都做智能电视了,国产品牌做得也越来越成熟,后来这些驾轻就熟的电视机品牌就被称作是互联网品牌。于是讨厌的人少了,喜欢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智能电视成为一个势不可挡的潮流。
但我心里一直在想,如今的智能电视真的比以前的传统电视来得更为方便吗?直到在一次选题会上,我问了大家一个问题:
“在座的有10个人,那么有多少人家里用的是智能电视呢?”
结果举手的只有两个人。
这个结果多少出乎了我的意料,因为在我的预测中,智能电视取代非智能电视的速度应该是非常快的。那么大家迟迟没有选择智能电视的理由是什么?
既然开了头,大家自然开始畅所欲言,对智能电视的不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永无休止的广告;
2。逆天的购买入口;
3。对中老年人不友好;
4。操作逻辑不一;
5。越更新越慢。
所有这些问题也可以归结为三个字,也就是“自由度”。
目前大部分智能电视使用的都是开源的Android系统,其开放程度可以为用户带来非常多的app选择,但同时也意味着给予了厂商非常大的自由度。说句难听的,互联网品牌的电视每一寸屏幕都可以是一个广告位。
如此区分互联网品牌电视和智能电视?两者是不一样的。互联网品牌电视所使用的遥控器是如Apple TV那般,讲究简单,毫无多余。而其他智能电视的遥控器和过去传统电视并无太大分别,典型特征就是有数字键,尽管这个数字键并没有什么卵用。
互联网品牌电视从开机画面广告、待机画面广告,到如今关机也有广告。选题会上还有小伙伴告诉我,在你观看某部剧的时候还会出现无法关闭的弹窗广告,甚至还有跳出淘宝链接欢迎你购买剧中同款。互联网品牌电视的“先进程度”已发展至此,实在是令我瞠目结舌。为了避嫌,这里就不点名是哪个牌子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互联网品牌电视卖那么便宜,你以为是厂商有良心?
我曾经花了很大的工夫教会父母使用输入切换,因为我不看数字电视,总是在玩PS4或是看电视盒子。菜单上的那些HDMI 1、HDMI 2、视频信号什么的他们根本不懂,但好在按下输入切换键他们还是能很快切换至数字电视信号。而到了智能电视上他们就懵了,因为很多电视都将输入切换集成到了主界面上,不再需要按键。所以之前的那套逻辑就行不通了,你必须再教会他们熟悉新的软件界面,但偏偏很多智能电视都将信号源的切换隐藏得很深。
要解决这一问题也很简单,首先电视开机不进入主界面,而是直接进入上次使用的信号源,就如同传统电视一样,有些厂商已经在那么做了。或者在遥控器上加入信号源切换,而不必每次都要回到主界面。此时你会发现,传统遥控器那么多按键是有道理的。它不简洁,但很友好。
操作逻辑不一的问题还有很多,除了信号源切换以及开头的设置、菜单冲突,还有app安装的自由度、对应用的展示、对在线内容的展示等。不同厂商的主界面完全不同,操作逻辑也不同。电视的操作系统不如手机那般统一,基本都是厂商怎么高兴怎么来。
还有小伙伴向我吐槽,他家的某互联网品牌电视一周更新一次,越更新越慢,而且还经常应用崩溃。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吧,Android系统的稳定性原本就不尽如人意,而且确实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那么此时该怎么办呢?就如同换手机一样,换台电视呗。
我一直都很推崇高度的集成化,智能电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这毋庸置疑。但不知为何到了国内,却变成了厂商牟利的工具,以及为了智能而智能的拙劣成品。
对于智能电视来说,它的重心应该是内容的展现。如何将用户喜欢的内容最快最直接地传达到屏幕上,这才是智能电视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不仅仅只是做了一个高度定制化的Android系统。我觉得足够友好的智能电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足够简洁的主界面。将用户最关心的功能直接铺在屏幕上,至于其他的什么电视助手、垃圾清理、新闻资讯、游戏,没人care这些。
2。统一的操作逻辑。不求界面的统一,但至少可以做到规范化。如今国产手机的操作界面有明显的趋同化,我觉得电视也未尝不可。
3。传统遥控器的回归。这主要是针对互联网品牌电视的,抄袭Apple TV的遥控器没有意义,人家只是一个盒子,但你要操控的是整个电视。当然,数字键我是觉得没啥必要了。
4。精简功能。正如第一条所说, 电视助手、垃圾清理、新闻资讯、游戏都是无用的功能,别把手机那一套搬到电视上来。至于语音操控,反正我是从来不用的,你们呢?
最后想说,如今的电视越来越像一台电脑,这是歧途。电视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耍”的,“耍”的工作可以交给电视盒子以及游戏机。除了看片,其他都不是电视的核心用途,都应该予以弱化。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