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周概念股:A股即将迎来2000亿半导体巨头,手机概念股“亲苹果远华为”;
2.扬杰科技转让房地产业务 聚焦功率半导体领域;
3.环旭电子:公司将积极拓展TWS耳机及5G毫米波天线模组业务;
1.一周概念股:A股即将迎来2000亿半导体巨头,手机概念股“亲苹果远华为”;
集微网消息 本周内,半导体领域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中芯国际19天闪电过会,成为了首家同时实现“A+H”的科创红筹企业。中芯国际本次拟在科创板发行募集资金总额高达200亿元,有望成为A股市值最高的半导体公司。除此之外,本周内上海合晶科创板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正帆科技科创板IPO成功过会,格林达主板IPO也如愿过会。
与此同时,在疫情的持续冲击下,手机的市场表现并不乐观。那么,对于今年的手机概念股而言,该何去何从已经成为业界所关注的重点。从多名业界人士的观点来看,对于2020年手机概念股的看法几乎一致:那就是看好苹果供应商,远离华为供应商,后者风险较大。其次,则是面准新的市场,希望新市场的兴起,能够弥补手机业务的下跌!
中芯闪电过会,半导体企业IPO进展一览
本周内,半导体领域最受瞩目的无疑是,中芯国际科创板IPO成功过会。
作为中国半导体代工龙头,中芯国际于6月1日提交科创板首发申请后三天即进入问询环节,创下科创板审核新纪录。随后中芯国际仅用4天便交出了首轮问询的答卷,再创科创板审核问询最快回复记录。
6月19日,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同意中芯国际首发申请顺利通过,意味着中芯国际只用了18天就完成了注册上市的流程,这也创下了科创板目前最快的IPO纪录。
中芯国际本次拟在科创板发行募集资金总额高达200亿元,超过中国通号首发募资105亿,有望成为新的科创板“吸金王”。行业预测,中芯国际最快将于7月初正式在科创板挂牌上市,A股即将迎来首家破2000亿市值的半导体公司。
此外,上海合晶科创板申请也获得上交所受理,正帆科技科创板IPO、格林达主板IPO也如愿过会。
6月19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了上海合晶科创板上市申请。
招股书显示,上海合晶主要从事半导体硅外延片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其他半导体硅材料加工服务。公司的核心产品为8吋及8吋以下(主要为6吋,也包含4吋、5吋)外延片,主要用于制备功率器件和模拟芯片等,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通信、电力、工业、消费电子、高端装备等领域。
6月18日,杭州格林达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
据悉,格林达主要从事超净高纯湿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主要有显影液、蚀刻液、稀释液、清洗液等,产品终端用户包括京东方集团、韩国 LG 集团、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中电熊猫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6月16日,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2020年第44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同意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上市(首发)。
正帆科技成立于2009年,随后收购正帆半导体及正帆超净,前者专注于半导体设备制造,后者专注于对外承接工艺介质供应系统业务,到了2012年,开始进军医药行业,并且开始布局高纯特种气体业务,时至2015年,其工艺介质供应系统业务快速向集成电路、面板等技术壁垒更高的领域进军,截至目前,中芯国际和京东方为其重要的两大客户。
手机概念股“亲苹果远华为”
疫情之下,二级市场对手机概念股已经降温十分明显,尤其是主营业务在手机市场的概念股。而这背后的原因,除了受疫情影响以外,还有就是华为遭遇美国的“狙击”,这对于华为概念股而言是最大的风险所在。
在这种大的环境下,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共识”:亲苹果远华为!在多名业界人士看来,他们看好苹果供应链的原因则主要在于以下方面:
“其一是苹果手机下探,SE系列获得市场的认可,并且参加京东‘618’促进了销量;其二是看好苹果下半年的新机,尤其是苹果5G手机市场的话,将会引发苹果用户的换机潮;其三则是看好苹果智能手表、TWS耳机等增量市场;还有一点就是华为去年到今年在海外市场遭遇的禁令,这对于苹果和三星来说是利好,虽然这种利好不一定很强烈。”
而这点已经在苹果相关供应商上得到了体现,在手机概念股大部分都在下跌之际,如立讯精密股价则不断创新高,再如歌尔股份的股价也隐约有新高的趋势。
华为方面就显得不是那么乐观了,6月17日,日经亚洲评论透露,华为已要求部分供应商推迟其最新旗舰智能手机的生产,原因是华为正在考虑美国政府加大打击行动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其还报道:“华为已经通知供应商,将在7月至9月的季度削减约20%的订单,并可能在四季度进一步下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华为手机业务今年较为悲观,但华为今年的穿戴业务却被一致看好,之前集微网也报道过,某供应商表示,其今年获得了某手机客户1500万部的智能手表订单,就这部分的订单而言,今年预计将为公司贡献近10亿的营收!而据笔者了解到,此前该手机客户计划今年的智能手表出货量是2000万部。
简而言之,从资本市场来看,今年大部分都看好苹果供应链,而对于华为手机业务供应链,则持保守态度,同时,也看好今年的可穿戴市场的兴起!对于那些既为华为提供手机配件,又向华为可穿戴业务提供配件的厂商而言,后者营收增长能否弥补前者的营收下跌还难以确定!
液晶面板材料国产替代有望加速推进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新产能集中开出,液晶电视面板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其产品价格也持续下跌,导致韩国三星显示、LGD等厂商的经营业绩出现持续亏损,而它们也从去年开始逐步调整经营策略。
继LGD宣布关停在韩国境内的LCD电视面板之后,三星显示也于今年3月底宣布将在今年底前关闭所有的LCD产线。
在三星显示、LGD关闭液晶面板业务之后,市场将会留下巨大的空位。CINNO Reseach对集微网表示,三星、LGD陆续退出LCD后,京东方、华星光电作为LCD面板产能最大的两家厂商,将成为主要的转单对象。此外,群创、惠科等厂商也有望通过灵活的产品策略收获部分订单。
随着全球液晶面板产能加速向中国大陆转移,京东方、TCL华星等国内厂商的TFT-LCD 面板出货量的也快速提升,并逐步占据国际领先地位,而上游材料行业也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上游的面板材料市场还基本被国外巨头所垄断。据长城证券数据显示,Corning、AGC、NEG合计掌握显示玻璃基板87.5%的市场份额,在偏光片领域,LG化学、日东及住友化学产能占比一半以上;在液晶材料领域,德国MERCK、日本JNC、DIC三大厂商合计占比超85%。而在其他材料方面,国外巨头也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即使如此,国内材料厂商在本土面板厂商的带动下,加大对面板上游材料的投入,努力突破国外巨头的垄断。比如万润股份、飞凯材料、隆华科技、皖维高新、雅克科技、阿石创、激智科技、菲利华、八亿时空、三利谱、盛波光电等企业的产品已经逐步导入国内面板厂商中。
与此同时,国内资本及企业也加大市场布局。近日,杉杉股份拟出资7.7亿美元收购韩国LG化学旗下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的70%股权。在此之前,LG化学向中国雅克科技的子公司斯洋国际出售了液晶彩色光刻胶资产。可见,在国内面板厂商助推下,上游材料的国产替代有望加速推进。(校对/Candy)
2.扬杰科技转让房地产业务 聚焦功率半导体领域;
集微网消息 近日,扬杰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0年6月19日与江苏扬杰投资有限公司在扬州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公司拟将全资子公司杰瑞置业100%的股权转让给公司控股股东江苏扬杰投资有限公司,本次交易的价格为1,317万元。
由于此次交易对手方为江苏扬杰投资有限公司,系公司控股股东,根据有关规定,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公告显示,杰瑞置业主要从事于房地产开发经营,截止2020年3月31日,该公司总资产为12,825,809.94元,净资产为12,557,090.19元。今年一季度,其营业收入为0元,净利润亏损-1,469.81元。
扬杰科技称,此次交易是为了清理合并报表范围内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子公司,进一步优化资产和业务结构,聚焦主业。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杰瑞置业的股权,杰瑞置业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 表范围。
同日,扬杰科技还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15亿元,主要用于智能终端用超波微功率半导体芯片封测项目等!
其中,扬杰科技拟使用本次募集资金13亿元投资智能终端用超薄微功率半导体芯片封测项目,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结构、提高行业竞争优势。本项目将采用FBP平面凸点式封装、SOT小外形晶体管封装、SOD小外形二级管封装等封装技术,建成投产后将新增智能终端用超薄微功率半导体器件2,000KK/月的生产能力,所生产的功率器件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开关电源、变频器、驱动器等,在智能手机及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领域以及5G通信、微波通信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校对/Lee)
3.环旭电子:公司将积极拓展TWS耳机及5G毫米波天线模组业务;
集微网消息 近两年来,TWS无线耳机市场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其中苹果公司作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终端品牌,连带其供应链也享受到丰厚的红利。值得关注的是,由苹果公司采用的SiP技术,也在TWS无线耳机市场形成了一股风潮。
近日,环旭电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就表示,公司目前和北美大客户的合作关系稳定,SiP业务营收持续较快成长。公司也在积极拓展TWS耳机和5G毫米波天线模组方面的业务机会。
环旭电子还表示,公司已明确未来的发展战略是“模组化、多元化、全球化”。2019年以来,公司的SiP业务成长加速,公司也加快了全球化扩张步伐,通过垂直整合、行业并购做大做强。
环旭电子董事会秘书史金鹏此前曾指出,5G时代将带动AR/VR、沉浸式交互、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及AI、互联网教育、智能导航、远程医疗等众多领域的应用场景升级。公司产品涵盖5G通讯、智能穿戴、IDC相关硬件、智能服务终端等多领域产品,新技术及新产品都将给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校对/Candy)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