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汽车关税即将实施,消费者抢购潮与供应链隐忧并存
来源:陈超月 发布时间:6 天前 分享至微信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总统川普宣布对汽车产业征收25%的关税政策,将于4月3日正式生效,这引发了美国消费者的抢购热潮。然而,供应链企业却对未来成本分摊问题感到担忧。5月3日起,关税范围还将扩大至引擎、变速箱等汽车零部件。

德系车企在美国和中国市场均面临严峻挑战。美国是BMW及保时捷最大的出口市场,关税将使奥迪、保时捷、BMW和奔驰等品牌损失至少50亿欧元以上。其中,奥迪和保时捷因在美国无本地生产,正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此前,在川普1.0时期,奔驰和大众汽车曾通过承诺投资美国成功取消关税,但川普2.0时期这种方式的成功可能性较低。

分析认为,川普在其最后一任总统任期内时间紧迫,因此上任即推出关税政策,意在重组贸易秩序。尽管他强调经济受损只是过渡期,但这一政策对美国与其盟友欧盟和加拿大的关系带来了冲击。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中,德系车企也因国产品牌的快速崛起而承压,国产品牌已占据国内60%的市场份额。美国市场因关税政策陷入混乱,尽管川普近期表示汽车关税“可谈”,但谈判结果仍难以预测。近日,川普与加拿大总理卡尼通话,双方沟通被认为具有建设性,可能争取部分零部件关税豁免。

然而,悲观来看,25%的汽车关税可能只是“开始”,未来可能进一步加码。因此,美国消费者抢在关税实施前购车成为最划算的选择,既能避免涨价压力,也能在部分低价车型可能“停产”前抢先入手。不过,美国的通胀问题早已存在,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降。

关税实施后,部分供应链可能调整销售车型。外媒指出,多款3万美元以下的亲民车型面临“灭种危机”。通用汽车、福特、起亚和现代汽车等品牌在美国以外生产的低价车型将首当其冲。目前,通用汽车正加速出货,经销商库存已翻倍;现代汽车则鼓励经销商在关税前抢卖,并计划对美追加投资210亿美元。数据显示,美国汽车经销商库存约为60~90天,短期内可应对关税影响。

然而,经销商仍面临多重隐忧:一是抢购潮过后,可能因涨价导致需求骤降;二是低价车型库存不足;三是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关税成本可能由车厂、经销商和消费者共同承担,进一步压缩经销商利润。

目前,美国新车平均价格已高达5万美元,关税实施后,不同车型预计将上涨4,000~1.5万美元,二手车价格也可能随之上涨,但具体涨幅难以预测。

[ 新闻来源:陈超月,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