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会被卡脖子吗?
来源:ictimes 发布时间:3 天前 分享至微信

在全球科技舞台上,中美技术博弈的硝烟愈发浓烈。从人工智能到数据库技术,美国频繁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意图通过“卡脖子”手段限制中国科技发展。然而,在这些限制与挑战中,一个开源处理器架构RISC-V却逐渐崭露头角,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商业前景。


首先,美国针对Redis数据库使用的BSD协议变更为RSAv2和SSPLv1,这一变化对依赖Redis的云服务厂商构成了挑战。然而,这也凸显了开源软件在商业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与此同时,美国还试图通过限制API连接等手段,对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封锁。然而,这些举措不仅未能阻挡中国科技的进步,反而激发了国产替代的投资热潮。


在中美技术脱钩的大背景下,美国议员卢比奥甚至提议限制美企参与RISC-V开源技术的合作研发。然而,这一提案在现实中却难以实施。RISC-V基金会位于瑞士,已脱离美国长臂管辖,且其指令集本身是开源的,美国政府无法直接阻止中国获取RISC-V资源。此外,RISC-V组织中有大量中国公司参与,如果美国试图将中国企业排除在外,反而可能促使中国公司另组新的RISC-V组织,进一步摆脱美国的影响。


从技术层面来看,RISC-V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其冻结式ISA(指令集架构)确保了软件的稳定性与可移植性,使得开发者能够放心地将软件开发应用于RISC-V平台。此外,RISC-V的开源特性使得其生态系统呈现碎片化,但这也为不同厂商提供了更多定制化与差异化的机会。


[ 新闻来源:ictimes,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