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手机大厂小米最新发布2023年第1季财报,当季营收年减18.9%、为人民币595亿元(约84亿美元),凸显出国内经济疲软,致使消费电子产品和网络服务需求不振。
根据彭博(Bloomberg)报导,几乎所有小米业务都出现下滑,其中又以智能手机营收年减24%、国际市场业务重挫28%领跌。即便该公司透过缩减成本和一次性投资收益,带动当季整体利润优于预期,仍无法掩盖业绩惨澹事实。
报导指出,藉由投资收益人民币35亿元,加上有效控制行销、营运成本,带动小米第1季净利润来到人民币42亿元(约5.96亿美元),高于分析师们平均预期的人民币25亿元。以下为各项营收数据:
–智能手机营收为人民币350亿元,总出货量为3,040万支。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营收为人民币168亿元,毛利率为15.7%。
–网络服务部分,营收为人民币70亿元,毛利率达到72.3%。
小米联合创始人暨董事长雷军正积极推动公司抢入电动车市场,并在该领域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据悉,小米计划2023年下半起对自主研发概念电动车进行新一轮测试,拼2024年底前商用销售。
但因电动车相关投资仍须多年才能回收,小米仍须仰赖传统消费电子和在线服务业务金援,但相关业绩却因国内经济低迷不振而遭受打击。其中,智能手机销售下滑备受关注。
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小米手机第1季出货量年减23.5%,且在几乎所有地区的库存都是最高的,同时还失去印度这个重要市场的领先地位。
尽管如此,小米在公告中强调,坚持推进「手机 x AIoT」核心战略。该公司引述研究机构Canalys Research数据指出,第1季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小米仍以11.3%市占率稳居第三;另AIoT平台已连接的物联网(IoT)装置数增至6.18亿台(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装置和NB)、年增29.2%。
该公司也强调持续扩大研发投资,第1季研发支出达人民币41亿元、年增17.7%,研发人员数达16,458人,占总员工数过半比重;小米并预计2023全年总研发投资超过人民币200亿元。
此外,小米也积极拥抱人工智能(AI)技术,并于4月成立AI实验室大模型团队,AI领域相关人力超过1,200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