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去台化」危机利空渐退 半导体链反受惠「去中化」转单效应
来源:陈玉娟 发布时间:2022-12-02 分享至微信


台湾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半导体产业聚落及专业分工,去中化转单效应将陆续显现。符世旻摄
台湾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半导体产业聚落及专业分工,去中化转单效应将陆续显现。符世旻摄

面临地缘政治威胁下的台积电,不得不宣布日本与美国设厂计划,然近日台积电创始人再证实美国新厂已有3纳米计划后,在台海关系笼罩紧张氛围下,使得近期「去台化」话题不断在全球供应链扩散。


然以台积电观点来看,「去台化」其实就是海外设厂分散风险,只不过因高成本与人才取得不易等众多不利条件,因此一开始弊大于利批评声浪不断,但随着半导体竞况渐趋明朗,大国也相当清楚台积电所拥优势,因此提出的条件与补助估计将更为优厚,不至于让台积电出现重大损失。


另一去台化意涵,就是所谓的台湾半导体供应链遭其他竞争对手所取代,但目前并未发生,反而美中冲突加剧所引发的「去美化」、「去中化」效应升温,台晶圆代工、设备等反而意外受惠,2023年转单效应将逐步显现,如台积电旗下8寸晶圆厂世界先进盛传已取得高通(Qualcomm)等欧美大厂新单。


近年半导体产能跃升成为战略物资,欧美日等大国大举释出在地生产补贴政策,掌握先进制程技术与产能优势的台积电,成为各国觊觎目标。面对大国压力,台积电尽管相当清楚海外设厂恐拖累获利表现,但也不得不妥协。


2020年宣布美国新厂投资120亿美元,2024年量产5纳米制程,月产能2万片;另外,也获得日本政府优惠补助,与Sony合资建置熊本新厂,以12/16纳米和28纳米制程为主,预计2024年开始量产;另有南京28纳米扩产计划,2023年中完成4万片月产能的建置。


近期张忠谋确认美国新厂也有3纳米计划,加上台海紧张关系加剧,不少大厂纷传出计划另增台厂以外供应商,使得「去台化」成为全球供应链关注焦点。


对此,晶圆代工业者表示,台湾成本、人才与法令等远优于各国,仍是半导体生产制造最佳据点,张忠谋也不断强调美国制造成本高昂,但台积电不得不牺牲获利,尽管初期5纳米月产能仅约2万片,未来3纳米产能规模也差不多,以台积电2021全年晶圆出货量1,420万片来看,美国生产比重相当低,还是掀起可能削弱台积电实力等负面话题。


初期来看,台积电赴海外扩产确实不利获利,但国际政经情势一日数变,台海危机升温,台积电赴美、日建厂或许也是多换取二把保护伞。此外,先进制程竞赛台积电遥遥领先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及英特尔(Intel),此一情势美国也相当清楚,除基本承诺的各项补贴外,也会接受台积所订定的代工报价,将国防军事等相关高毛利订单给予台积电,至少让美国5/3纳米新厂不至亏损,甚至可实现获利。


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5纳米新厂,预计6日举行设备移入晶圆厂典礼,除创始人张忠谋、董事长刘德音等多位高层出席外,美国总统拜登与相关官员也将亲自参与,同时包括应材(Applied Materials)、ASML、新思科技(Synopsys)、益华电脑(Cadence)与ARM等全球重要供应链代表,盛传苹果(Apple)CEOTim Cook等多家大客户也会到场,显见台积电地位及新厂重要性。


另一方面,国际大厂为降低风险,开始涌现将增设台厂以外供应链,甚至是全面取代等多方考量传言。晶圆代工业者则指出,此情况其实并不明显,不了解两岸关系的国际大厂确实有台湾政经不稳定的风险考量,但据了解在近期评估后,并无其他更好选择与替代方案。


台湾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半导体产业聚落及专业分工,晶圆代工与封测业全球第一、IC设计业排名世界第二,除台积电外,还有联电、世界先进与力积电等晶圆代工,近月来陆续传出已有国内与欧美等多国客户洽谈订单,如世界先进盛传已取得高通、芯源(MPS)及全球最大模拟IC大厂亚德诺(ADI)等欧美大厂订单,2023年来自国际大厂转单效应将陆续显现。



责任编辑:朱原弘

[ 新闻来源:DIGITIMES科技网,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