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虹产业布局结构佳 扛住市场萧条冲击
来源:方野 发布时间:2022-11-25 分享至微信

华虹科创板IPO申请已经获得上海证交所受理,预期成功上市后,将会有较大程度的产能投资,营收将保持成长趋势。华虹半导体


2022年半导体市况急转直下,手机、PC等消费电子市场低迷不振,严重的通货膨胀、疫情封控、美国出口管制新规等因素持续影响产业未来发展。近日,国内晶圆代工双雄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陆续缴出第3季财报,营收和毛利率相较2021年同期均有成长,然而对于第4季展望却莫衷一是。


华虹半导体第3季的营运表现令人「喜上眉梢」,得益于在成熟制程方面的耕耘,以及车用芯片、功率半导体等市场需求的大幅成长,2022年第3季华虹营收再创新高,年成长39.5%达6.30亿美元,毛利率为37.2%,年增10.1个百分点。


华虹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君表示,第3季公司各大特色制程平台市场需求依旧饱满,尤其是非挥发性存储器和功率装置。8寸和12寸晶圆产线均保持满载运作。据财报显示,华虹前3季稼动率持续攀升,分别为106.0%、109.7%和110.8%。从结构上来看,下游功率装置、类比电源、高端微控制器芯片需求旺盛,惠及华虹第3季8寸产线量价齐升。不过,由于逻辑、射频、CIS、NOR Flash等产品需求疲软,华虹12寸产线营收有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华虹第3季资本支出为4.29亿美元,其中3.9亿美元用于无锡12寸厂。关于无锡新厂进度,唐均君说明,华虹无锡二次增资扩产计划正抓紧赶工当中,产能预计在2023年第2季达到目标。另外,华虹的科创板IPO申请已经获得上海证交所受理,此次拟融资人民币180亿元。业界人士预期,华虹在成功上市以后,将会有较大程度的产能投资,未来营收会保持成长趋势。


日前,中芯联合CEO赵海军直言,从终端市场传到上游代工产业有时间差,代工产业循环周期尚未到达谷底;代工产业这一轮调整至少要持续到2023年上半,目前还未看到有复苏的迹象。且从产业周期来看,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去库存速度缓慢,客户投片意愿不强。工业控制领域虽然相对稳健,但成长幅度有限。汽车类市场消费韧性强,尚有需求缺口。在这样的环境下,中芯坚持客户产能动态调整的策略。


中芯2022年第3季营运表现虽符合目标,但还是不可避免受到经济波动影响。业界人士分析,由于消费电子芯片占中芯营收近6成,因此消费市场低迷对其影响较大。进入第4季,消费电子市场去库存持续推进,中芯稼动率或将再下降。另外,未来2~3年随着中芯在北京、天津、深圳等地的12寸晶圆产能逐步投产,前期12寸晶圆占营收比率有望快速提高。


中芯2022全年资本支出规划总额从50亿美元上调至66亿美元,似乎与整体市场环境背道而驰。赵海军解释,公司依据市场长期需求,进行中长期资本开支规划,建设进度有可能根据市场变化、采购周期、成本等因素进行调整;未来5~7年,有中芯深圳、中芯京城、中芯东方等总共约34万片12寸晶圆新产线建设计划。由于这些计划需要长远安排,中芯须支付长交期设备提前下单的预付款,因此全年资本支出预期才会调高。「中芯暂停采购国内本土设备1年以上」的传闻也不攻自破。


芯谋研究分析,在产业萧条期与美国对国内半导体产业「车轮式打压」以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中芯与华虹的营收能够持续成长实属不易,背后各有难处。中芯一直努力探索先进制程,但近期美国出口管制新规对营运造成冲击。此外,作为国内代工龙头,中芯又承担重要的扩产责任,持续提升资本支出。至于华虹方面,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下降对12寸晶圆营收造成一些影响,但由于华虹整体布局较好,冲击有限。


[ 新闻来源:DIGITIMES科技网,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