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专辑讯特斯拉将在美东时间9月30日的“人工智能日”公布机器人“擎天柱”项目的原型机,预计划这款机器人将在2023年量产。
擎天柱(OptimusPrime)的名字是出自动画《变形金刚》系列5部作品中汽车人的领袖,是《变形金刚》衍生作品中的人物IP。
特斯拉的纯电动汽车ModelY是特斯拉最畅销的车型,从纯电动汽车延伸至机器人的发展,特斯拉在机械和AI方面还是具有优势。
在机械领域,特斯拉的自动化车间有大量的自动化技术应用,比如上海超级工厂内部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全部由机械臂完成对应工序,在实用场景上有很大的落地应用。
在AI领域,自动驾驶是特斯拉的强项,有人猜测,马斯克就是在自动驾驶全视觉算法与视觉+激光雷达方案做取舍中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如果解决了纯视觉自动驾驶的AI问题,也就解决了通用机器人的大部分问题。
因为激光雷达和视觉算法会出现兼容同步的问题,而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可以契合对人类共用现有的各种交通标志识别,不需要激光雷达和高精度地图。
同时,根据外媒报道的数据,10年来特斯拉累计交付近300万辆电动汽车。因而,基于当下特斯拉电动车庞大的运行数据,特斯拉在智能驾驶AI算法上拥有最大的应用测试优势。
那来看看马斯克想做一款什么样的“擎天柱”?据官方介绍,擎天柱的外形拥有接近于真人的设计,高5英尺8英寸(约172.7cm),重125磅(约56.7kg),与一名普通成年男性相似。
擎天柱拥有人类级别的双手,运动主要依靠脖子、胳膊、手、腿、躯干中搭载的40个机电传动器,双腿内还含有力量反馈感应装置,最大移动速度可达8公里/小时,并可负重20公斤的物品。
擎天柱将拥有Autopilot功能,通过外置摄像头和多摄像头视频神经网络,更高效的执行任务。
擎天柱的身体表面由特殊轻质材料制成,官方称“比人的皮肤还光滑”,除了保证高级的触感外,还可以有效提升其平衡性。
马斯克在8月4日举行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表示,未来擎天柱机器人将比汽车更有价值,将会彻底改变经济。
但是马斯克的“擎天柱”机器人项目受到多方面的质疑,波士顿动力公司就曾公开怼过:“波士顿动力公司已经在机器人及其双足运动上有着十多年的积累,但阿特拉斯依然有着类似绊倒等错误,零件也局限了商业化,可见马斯克认为他可以在一年内超越我们的工作是多么可笑。”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人形机器人知名度比较高的标的物有以下几个:一是波士顿动力的双足机器人Atlas;二是福特Digit;三是优必选Walker。目前这些企业都有实际的机器人产品落地。而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还停留在“PPT”阶段。
不仅“擎天柱”机器人项目,马斯克在此前的完全无人驾驶、脑机接口等概念,离真正的商业化还有非常大的距离。
其次,如波士顿动力公司研究多年的Altas还处于“低智慧”,特斯拉一年时间能做什么像样的机器人?
也有人从商业角度来审视特斯拉“擎天柱”项目的走势。分析认为,特斯拉大张旗鼓给“擎天柱”造势,并不是说人形机器人马上就能成功,而是给未来发展打造一个噱头。
回头看看特斯拉的股票,貌似对比2021年的股价高点已经下跌了1/4左右,而“擎天柱”项目被调侃是“提振市场的需求”。
机器人技术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的机器人并不具备应对真实世界复杂场景的智慧,只能按照明确指令行事。
马斯克却认为,从长远来看,机器人可以用于家庭、做饭、修剪草坪和照顾老人,甚至还可以成为人类的伴侣。擎天柱最初将从事枯燥或危险的工作,包括在工厂周围移动部件。他认为,特斯拉可以利用其在人工智能和关键部件方面的专业知识,大规模开发和生产智能但较便宜的人形机器人。
据特斯拉最新的招聘启事显示,特斯拉已经在大量招聘擎天柱相关的岗位,其自动驾驶团队也已经参与其中。据称,特斯拉拟在其得州工厂部署数千个擎天柱,并最终推广到全球范围。
业内对“擎天柱”人形机器人是否真能在特斯拉工厂里打好工同样表示质疑。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南希·库克就表示,只有展示出机器人具备采取多样化非明确指令行为的能力,特斯拉的“擎天柱”人形机器人才可以说成功。
“如果他只是让机器人四处走动,或者让机器人跳舞,那都是已经实现了的功能。这没什么了不起的。”南希·库克说。
风险投资公司LoupVentures的管理合伙人吉恩·蒙斯特(GeneMunster)也表示:“投资者对擎天柱并不感兴趣……(擎天柱)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非常低,(这)比自动驾驶汽车要难得多。”
中国机器人产业现状
据《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总产值为1582亿元,相比2020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总产值1434亿元同比增长10.30%,产值增速保持高增长。2021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企业总数量达到945家,较2020年842家同比增长12.2%。
不过,1582亿元的产值与其他城市横向对比也数一数二,但还不到美的集团一家企业一半的年产值。
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市场总监高一颠认为,“产值是产业链协同的问题”,要提升机器人产业的产值,一方面要把应用面扩大,过往机器人企业看到一个商机就一窝蜂跟进,导致同质化严重,机器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必须把类别放大、深挖细分领域;二是目前机器人上游产业链大部分是国外企业,必须支持国内自主可控产品,才能把产业链做大。
关于AIoT,深圳乐动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CTO李少海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
一是数据采集端。机器人用传感器分两部分,一是放在机器人上的,能够直接获取数据,二是周边场景内的传感器,也能够获得数据。这些传感数据能够为机器人的感知决策提供依据,“现在的AI就是靠是数据养出来的,所以大家在数据采集端做了很多布局,从而能够获取大量的环境场景数据,来快速提升机器人智能。”
二是智能的移动终端。今天大家探讨的机器人产品主要是移动机器人,是一种跨场景的AIoT智能移动终端,集成了各种AI算法。随着AIoT产业对应的AI算法及处理器芯片、网络连接芯片逐渐成熟、成本降低,机器人产业获得了产业红利的外溢。
三是多机协同。谈AIoT必谈连接,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一个个体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要群体来解决,这就会用到多机协同。多机协同需要AIoT技术支撑,才能保证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能够快速、高效、低成本的交流、互动,并且还能够促使周围的智能设备与机器人互动,提升整体产品体验。
不过目前国内的机器视觉厂商愿意深耕3D视觉领域,有利于中国智能制造、工业4.0、工业互联网以及AIoT板块的发展。“但这个领域还没有太强的公司,大家属于抱团取暖,”深圳辰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丁浩说到,“这个领域目前要变现盈利的可能性不大。”(相关内容参考:中国机器人产业如何做大做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