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2022年消费电子终端市场充斥不确定性,主流的智能手机销售与库存需求正考验零组件供应链,不过,在3D传感相关的光学元件、传感技术领域,业界期盼2022年秋季苹果(Apple)新品发表会将带来「引爆点」。
熟悉3D传感光学技术人士坦言,目前苹果初代因应AR/VR的头戴式装置呼之欲出,由于先前iPhone系列搭载的后置镜头光学扫描仪(ToF LiDAR)真正的「杀手级应用」还未出现,供应链业者认为,AR/VR应用,甚至是各界热议的元宇宙(Metaverse)概念,将随着苹果头戴式装置点燃新一波话题,而这部分有机会与苹果分庭抗礼的,无非就是Meta(原Facebook)。
事实上,包括在硬件部分,包括微软(Microsoft)、宏达电(HTC)等都纷纷加入战场,只不过,Meta等业者泰半还是主打先行冲「量」的策略,举凡新台币2.5万~3万元价格区间,与高端智能手机不相上下。
而继Microsoft HoloLen2也要价约10万元以上(4,950美元),业界预期苹果初代头戴装置也不会低于「新台币六位数」价格区间,甚至将跟一台重型摩托车有拼,苹果初代产品也细究品质。
但尽管如此,光学元件业者认为,后续几代的AR/VR头戴装置势必更向「眼镜」而非「头盔」靠拢,这将带动「微型显示系统」生态体系逐步成形。
熟悉光学传感元件业者坦言,新的生态体系包括超颖透镜(Metalens)、短波红外光(SWIR)传感器等,2023年开始将逐步成形,事实上,这也已经是与北美几家有志于AR/VR装置的龙头厂商正积极布局方向。
熟悉传感器业者坦言,苹果先前在3D传感Face ID模块砸下诸多资源与心力,也确实带动如面射型雷射(VCSEL)、光学绕射元件(DOE)、收光传感器等诸多国际大厂、台系半导体前后段供应链、三五族、矽基业者加入。
但以生物识别的「距离」来看,手臂长度的距离,主要就是把传感模块放在前置镜头的应用,后续技术更新方向将是迈向「屏下3D传感」,以解除近年来使用者对于手机「浏海」的诸多反应声浪。
一旦要走入屏下,关键就在于必须使用波长更长的传感发光源与接收端,才能穿透现行的手机OLED面板等显示器,但这也必须兼顾消费电子产品性价比的永恒命题,不管是采用成本高昂的化合物半导体,或是采用CMOS制程为基础的锗矽方案等,各界都有不同看法。
业界期待的是,走向元宇宙装置、AR/VR应用的「社交距离」。这部分的应用场景更细分为「室内」、「室外」,室外应用部分,阳光的干扰等因素就必须考量进去,在这个阶段,各大系统大厂、半导体大厂也都在思考在「元件物理层」的研发动作,如SWIR生态系。
不少目前已经有产品实绩的业者,就在等待这一波爆发性的成长斜率高速上升期,而目前AR/VR装置、头戴式装置等虽然已经有系统、品牌厂的实际商品问世,但总是「差一味」,亦即还差了品牌层面最有影响力的苹果出手。
光学传感元件业者也坦言,AR/VR装置的理想发展仍是走向「眼镜」装置,毕竟没有人会想要戴着厚重的头盔进行日常生活或工作。
若苹果秋季新品真正玩出各界期待的AR/VR新浪潮,「微型显示系统」则将带动一波微型光学元件的各类需求,包括稳懋、精材、采钰、日月光集团、玉晶光、甚至是新兴业者Artilux等,在三五族、光学镜头、高端封装技术、锗矽技术等有所着墨的业者,都将有机会受惠。外传苹果针对装置微型化的下一代新品研发计划也已经是现在进行式。
根据光学传感元件业者引述市场数据,微型光学元件在2025年市场量能上看19亿颗,这包括了AR/VR、车用等各类应用领域。
而以AR/VR装置总出货规模来看,年复合成长率区间来到30~70%以上,若真正出现革命性变化,上看1亿套规模也并非不可能的任务,在AR/VR装置中,预期传统影像传感器、微型光学发射/接收端元件、微型光学显示模块等需求都会同步扬升。
相关台系半导体、光学元件、封装业者等发言体系,强调不对特定产品、单一客户状况等做出公开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