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动汽车的未来:是充电还是换电?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发布时间:2021-10-29 分享至微信

目前,电能补给方案多种多样,但都是基于一个现实,即电池技术尚不成熟。一旦电池技术成功实现突破,诸般探索均有可能成为“往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6/292429.htm




目前,基于动力电池技术尚不成熟的现实,已衍生出多种电能补给方案。在运营模式上,有充电与换电之分。而充电又可以依据不同的技术路线进一步细分,在充电模式上有快充、慢充之分,在充电形式上又分为插入式充电和无线充电。

整体而言,用充电桩充电仍是当前的主流,且多为慢充。快充市场前景较好,但技术尚不成熟。慢充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长时间充电所带来的电力消耗也比较高,从而间接增加了碳排放压力,不利于节能减排。

换电模式“死灰复燃”

不久前,北汽新能源发布了全行业换电战略。计划从电动出租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换电模式,并且实现互联互通。

早在去年7月份,北汽新能源就与中石化北京石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后者的加油站场地资源建设换电站,先期为北京电动出租车提供换电服务。

目前,双方联合建成的充换电站已经正式启用。该站位于北京市博大路,可为北汽新能源投入北京市场的400余辆电动出租车提供充换电服务,同时也向社会车辆开放。

北汽新能源此举令业内颇感惊诧。因为在数年前,国内曾有过一段时间的充电、换电之争,而换电模式在那场争论中落入了下风。

从2006年起,国家电网就开始组织一系列的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研发与实践工作,并在2010年确定了自身智能充换电运营模式的基本思路,即“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



但是,这一思路并没有真正得以执行,国家电网后来也转而投向了充电模式。

对于消费者而言,换电模式的方便快捷是显而易见的,3分钟即可完成电池更换,也无需为充电发愁。同时,集中式、专业化的电池管理,有利于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另外,换电站还可以通过错峰充电,来降低用电成本、减少能源消耗。

而换电模式的弊端,同样很明显。

一方面,换电站的网络布局,以及一定规模的电池储备,意味着庞大的投入。在电动汽车市场化尚未真正形成气候、换电站盈利前景仍不明朗的背景下,这样的投入显然并不理智。

据了解,曾率先在以色列推广换电模式并吸引了全球目光的Better Place公司,在2013年因资金链断裂宣告破产。特斯拉在2014年也曾推出换电模式试点项目,不到一年之后即宣告停止推广。

另一方面,从产业化的角度考虑,无论是动力电池还是汽车制造企业,都对国家电网主导的换电模式心存顾虑。

如果这种模式得以大范围推广,国家电网就会成为所有动力电池企业最大的客户,电动车企业在做整车设计的时候也需要以换电模式开发。对于制造商而言,话语权太弱。

而北汽新能源这种以整车企业为主导的换电模式,却可以免去垄断市场之嫌,并且可以轻松实现标准统一,应该说是一次不错的尝试。

但是,北汽新能源仍须面对换电模式所涉及的大笔投入,未来能否大范围推广犹未可知。

[ 新闻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