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07760.htm本文介绍了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2009和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在组件化、工具和映像构建流程等方面的部分不同。目的是使用户深入了解这两款嵌入式产品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两款产品在创建和部署嵌入式设备映像时在功能、工具和用户整体体验方面的部分不同。
组件化对比
本文将比较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2009和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在以下方面的不同:
- 组件架构
- 功能集包
- 驱动程序包
- 语言包
- 组件依赖关系
- 宏组件与模板
- SMI(Settings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设置管理架构)的设置与配置设置
- 嵌入式功能(EEFs)
- 客户化组件支持
- 组件架构
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2009和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具有相似的组件化概念,即将注册表信息、依赖关系和其他资源定义在一个统一的二进制文件集中,所有这些数据都作为一个集合安装在运行的映像中。但是,两款产品在组件实现和使用上是不同的。
对于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2009而言,其组件的实现是从头开始的。因为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2009从Windows XP Pro继承来的二进制文件并未进行组件化。因此,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2009的组件无法与包括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在内的新推出的操作系统兼容。此外,这些组件只是用来导入到用于开发的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2009的组件数据库中,而无法导入到嵌入式设备中。要为这些设备提供服务,需要OEM开发人员使用更新后的组件重新创建整个运行时的映像。
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的组件继承自Windows 7,这些组件都列在组件清单上。除了个别的是为了满足某些嵌入式的特殊需求而没有包括在Windows 7中,其他的都与Windows 7清单一样。因此,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与Windows 7的设计完全兼容。组件更新升级与Windows 7也相似,仅需创建一个嵌入式开发的专用更新包,用户可将该更新包导入部署在OEM开发人员计算机上的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分发共享目录(distribution share)中,或直接安装到嵌入式运行映像上。
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与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2009在组件设计上的另一个不同之处体现在嵌入式核心(eCore)这一概念上。eCore包括一系列操作系统基本组件(内核、网络、安全、某些驱动程序等),这些基本组件用于引导有系统安全和网络功能的嵌入式设备。eCore是嵌入式设备的最小映像,支持OEM开发人员在其上面添加其他功能集、驱动程序和语言包,本文将在下面对此进行讨论。
功能集包
对于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2009,当用户创建自己的设备映像时,需要在组件的层面上选择功能集包。甚至某些重要功能(如,Windows Media Player、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Remote Desktop Protocol等)都是作为组件实现的,这是因为这些功能是由大量二进制文件聚集而成。因此,组件和功能的区分不很明显。此外,由于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2009有1万多个组件,因此用户如何从中选择合适的组件创建自己的映像成为一种挑战。
对于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创建功能集包的目的是聚合相关的组件(如,Windows Media Player、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Remote Desktop Protocol等),OEM开发人员只需选择他们所要部署的功能集即可。由于要将功能集包的数量保持在最低水平(约为150个),所以功能选择流程更简单,设计和创建设备映像也更容易。
驱动包
在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2009中,每个驱动程序都作为独立组件实现,共有约9000个独立的驱动程序,对OEM开发人员而言,将这些驱动程序与相应的硬件设备配在一起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