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cro LED被视为是新世代显示器,可望是突破AMOLED面板防线的主要利器,苹果(Apple)在台湾龙潭设立研发基地,主要钻研项目之一即为Micro LED,近期业界传出苹果缩减该Micro LED团队规模,并异动相关人员,主要原因是巨量移转技术瓶颈难突破,后续恐将延缓Micro LED相关应用大量推出的时程。
业界人士指出,苹果缩减台湾龙潭厂Micro LED团队规模,主要是因为巨量转移的进展速度缓慢,短期内无法量产,所以将相关人员移转去做别的事情,整体Micro LED团队并无裁撤,仅是规模变小,组织有所异动。
尽管Micro LED显示技术研发出现波折,然部分台厂认为,苹果龙潭厂的定位原本就是负责技术研发,未来重心仍将转移至苹果总部,龙潭厂的初步阶段任务可能已告一段落,苹果并非放弃或延缓这项技术研究,况且Micro LED具备反应速度快、高解析度等特性,未来在穿戴式装置或AR/VR等产品应用,仍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苹果在2014年砸下3亿~4亿美元从台厂手中买下LuxVue,一举成为全球拥有Micro LED技术最多专利的公司,也因为苹果投入,使得LuxVue与Micro LED动向受到瞩目,然苹果保持一贯低调的态度,让龙潭厂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目前AMOLED面板正席卷智能手机市场,在电视应用也渐有起色,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是全球掌握最多AMOLED手机面板的供应商,苹果积极投入Micro LED研发,推估目的之一是希望未来Micro LED能够取代AMOLED在面板应用的角色。
Micro LED制程在开发过程面临相当多的技术挑战,其中又以巨量移转的难度最高,必须突破的瓶颈包括设备的精密度、转移良率、转移时间、制程技术、检测方式、可重工性及加工成本等。
业者根据LuxVue发表的专利进行评估,认为按照其方法,产线设备的吸头每次仅能移转1平方公分的面积,且每次都要进行加温与降温,过程相当繁复,要转移一片4.5代的基板需要好几天的时间,同时也会撞坏吸头,无法达到商品化量产要求。
虽然Micro LED技术难度相当高,应用在智能手机上的进展更是迟缓,外传这是苹果缩减与异动Micro LED团队的主因。供应链业者指出,苹果仍会持续进行Micro LED应用在智能手表与扩增实境(AR)上的开发,尤其AR应用被视为是里程碑,此也是苹果与台积电合作矽基Micro LED背板的重要应用,可借此避开在巨量移转技术上难突破的瓶颈。
事实上,Micro LED所涉及的产业相当广泛,横跨LED、半导体、面板上下游供应链,举凡芯片、机台、材料、检测设备等,都与过去规格相异,高难度的技术门槛,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沟通整合,拉长整体的研发时程。
业界人士分析,苹果缩减Micro LED团队人员规模,并异动相关人员,这代表着巨量移转的进度比想像中还要悲观,各种应用量产时间将往后递延。
台湾面板厂并未在AMOLED面板上进行大规模投资,而是希望能够发展Micro LED,然在苹果缩减团队规模后,预期台厂对于Micro LED量产之路的信心可能下降,且相关研发资源的投入可能受到影响。
台湾面板双虎都在积极开发Micro LED,但截至目前仍未有明确量产规划,并转向先发展Mini LED。群创认为,Micro LED显示器最迟在5年内可望问世,但在这之前,Mini LED显示器将先成为前哨站,群创Mini LED技术可在1年内准备就绪,估计未来3~5年内,以Mini LED搭配软性基板,可催生很多新创产品出现,直接挑战AMOLED面板。
友达则表示,Micro LED目前还在实验室阶段,若是台湾能够发展成功,对LCD与LED两大产业均为正向发展,但友达仍需突破Micro LED的生产与量产障碍,尚无法订出上市时间表。目前友达正在与供应商及客户商讨,要将Mini LED应用在哪些产品上。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