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在金属纳米团簇强荧光领域获突破
来源:爱集微 发布时间:2014-02-23 分享至微信

  日前,国际化学著名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在线发表了题为《200-fold Quantum Yield Boost in the Photoluminescence of Silver- Doped AgxAu25x Nanoclusters:The 13th Silver Atom Matters》(Angew.Chem.Int.Ed.2014,ASAP, DOI:10.1002/anie.201307480)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是安徽大学与美国卡内基梅陇大学、美国匹斯堡大学合作完成的。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一年级博士研究生汪恕欣,共同通讯作者是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朱满洲教授与美国卡内基梅陇大学Rongchao Jin教授。

  在这一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巧妙的设计首次使用巯基-金属取代单一的硫醇配体,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引入银这一外源金属得到总金属原子数保持不变的AgxAu25-x纳米团簇。通过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四元单晶衍射对结构进行了精确表征,发现在银掺杂后团簇的荧光量子产率提高了足足400倍(相比于Au25纳米棒)。相关工作的中国专利(201310143772.6)与国际专利(PCT/CN2013/001438)正在申请中。

  这一研究结果有望开发成新一代生物荧光检测与诊断试剂, 并为进一步了解金属纳米团簇的荧光起源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中国高校之窗)

[ 新闻来源:爱集微,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