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利用激光催生室温超导体
来源:爱集微 发布时间:2014-12-17 分享至微信

自从德国物理学家Heike Kamerlingh Onnes在1911年发现超导现象之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研究人员与工程师们都期望能找到制作室温超导体的方法;数年来,许多材料都被发现能在较高温度下产生超导电性,不然就是需要降低到90凯氏(Kelvin)温度(-297°F / -183℃)。

而现在位于美国加州的SLAC (原名为史丹佛线性加速实验室)国家加速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利用雷射能稍微移动原子的位置,建立临时性的校准(alignment),以产生具备超导电性的皮秒脉冲(picosecond pulse);现在研究人员正在寻找延长该脉冲的方法。

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物质结构与动态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Matter)的Roman Mankowsky表示:“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将该皮秒脉冲扩展为直流(DC),才能将它推向实际应用;”他表示,利用其他材料已经可能利用光学脉冲将绝缘体切换为金属态(metallic state)。

经过了长达一世纪的研究,科学家仍然在争论为何超导体具备零电阻;而上述成员来自德国、瑞士、法国、英国等地数所大学与研究机构的研究团队,正在实验材料晶格内原子的相位校准。Mankowsky指出:“我们最乐观的预期,是能了解如何建立稳定的室温超导体,而且在这种不均衡状态下,不需要来自结构修正的任何雷射激发以及其他竞争相位的动力。”


雷射能让常见的钇钡铜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内的氧原子(红色),在仅两个分子厚度的氧化铜(蓝色)之间振动,因此产生超导电性
(来源:Jorg Harms,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tructureand Dynamics of Matter)

研究人员以雷射校准钇钡铜氧化物(yttrium barium copper oxide,YBCO)高温超导体的晶格结构,然后观察到利用SLAC实验室直线加速器同调光源(Linac Coherent Light Source,LCLS)的X光进行之晶格校准所导致的原子实际位置变化,其中铜与氧原子的位置移动,产生了呈现超导电性的完美相位校准皮秒脉冲。

Mankowsky表示,这个实验所跨出的一大步,是发现了能解释非线性晶格效应(nonlinear lattice effects)的理论,且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研究人员能利用该理论来判定能透过不同激发(excitation)与材料所能达成的特定晶格变化,来设计新的实验。

大致说来,Mankowsky对于利用这种非线性晶格控制技术,找到切换材料之宏观状态(macroscopic state)的方法非常有兴趣──这种方法能应用在资料储存或电子元件相关应用。不过在达成DC运作以及实际应用之前,研究人员还需要了解如何延长雷射所产生的皮秒等级超导状态,并让材料在不需要过度冷却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状态校准。

要达成以上目标,研究人员需要拓展其理论并小心观察材料的不同相位;他们已经着手进行一系列不同高温超导体的量测实验。Mankowsky表示,在实验之后,研究团队正在寻找对该状态有更深入了解、并让状态维持更长时间的方法。

“在铜氧化物材料(例如YBCO)中会有一些竞争次序(competing order),例如电荷密度波(charge density wave)次序;而我们仍不能完全掌握虚能隙(pseudogap,只会在特定条件下展开的能隙)是否会是影响因素之一。”Mankowsky表示,研究团队正在设计相关实验,以了解那些竞争次序的动态。

编译:Judith Cheng

(参考原文: Researchers Superconduct at 140 Degrees,by R. Colin Johnson)


[ 新闻来源:爱集微,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