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面板成本仅LCD的一半!Sony、Panasonic做得到
来源:爱集微 发布时间:2012-06-26 分享至微信
Sony、Panasonic于25日发布联合新闻稿宣布,将携手研发使用于电视/大尺寸显示器的次世代OLED面板,且双方所将共同研发的「印刷式」次世代OLED技术将是适合低成本量产大尺寸、高精细OLED面板的技术。

据日经新闻报导指出,Sony、Panasonic所将共同研发的「印刷式技术」是采用和印表机的「喷墨」相同的要领,在玻璃基板上均质的涂布上红绿蓝有机材料膜,因不需要大规模的生产装置,故和现行主流的「蒸镀生产技术(利用高温将发光有机材料气化使其吹付在面板上;三星就采用此种技术生产OLED面板 )」相比可有效降低量产成本。日经指出,一旦Sony、Panasonic能确立上述「印刷式」OLED面板的量产技术,则就可用现行液晶面板(LCD)约一半的成本生产大尺寸OLED面板,且采用印刷技术也将易于在塑胶等薄膜状基板上形成有机材料膜,借此可望生产出具备可挠性(可弯曲性)的OLED面板。

日经指出,三星电子和LG虽表明将于今年内开卖OLED电视,惟因三星所采用的「蒸镀生产技术(在玻璃基板上蒸镀红绿蓝有机材料)」需要大型真空装置,故在品质的稳定上仍有很多地方需求改善(即尚未确立大尺寸OLED面板的量产技术 );而LG虽采用以白色有机材料当作背光的生产技术,惟采用该种技术会弱化OLED面板所具有的「薄」、「省电」等特性。

另外,在OLED面板的量产( 生产 )部分,Sony和Panasonic表示,计划于2013年内确立次世代OLED面板的量产技术,且双方在携手研发次世代OLED面板的同时,也将商讨于量产方面进行合作的可行性。而据多家日本媒体指出,现有的液晶面板产线虽可转换为OLED面板产线,惟即便如此仍需数百亿日圆的资金以进行生产设备的转换,故Sony和Panasonic完成上述「印刷式」OLED面板的量产技术后,预估将委托台湾面板大厂友达 (2409)代工生产OLED面板;Sony目前已和友达合作研发OLED面板。

[ 新闻来源:爱集微,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