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率半导体封测厂捷敏9日召开财报会,对于长期未来展望,总经理汤彦锵看好车用市场需求,惟中美贸易战导致客户需求不明,保守看待今年运营表现。
汤彦锵表示,因市场不确定性高,捷敏身为封测厂,获利表现高度仰赖客户,策略上相对被动,因此对运营持保守态度,但会「广纳客户需求」,争取业绩成长。
捷敏强调将瞄准车用市场,不过汤彦锵指出,目前客户受中美贸易战冲击大,其中以大陆品牌客户受影响最多,美国在大陆设厂的公司则较不受冲击。他透露,在车用领域,贸易战是一大问题,且大陆本身销售状况差,自动车也还有许多技术问题待解决,不过「故事还在进行」,即使变动因素多,仍看好自动车未来发展。
捷敏在中国大陆设有两厂,汤彦锵指出,目前一个月产能达4亿颗,9成在上海厂,不过因上海是租赁厂,空间使用受限,未来将转移重心至土地面积为3.5倍的合肥厂,主力拓展工用、车用高功率产品,以因应未来市场趋势,期望未来服务客户后建立起口碑,蓬勃发展。
去年捷敏表明要提升大陆IDM客户比例,目前大陆IDM方面已占去年营收逾7%,年成长约2倍,会中业内人士也关心进度,他则仅强调,大陆内需市场大,且机会、发展趋势绝对在,公司会持续摸索、积极争取获利机会。
就去年应用营收比重而言,车用电子占4%,工业用占16.3%,一般消费性、家电产品最高,约34.9%,通讯则占25.9%,计算机相关占18.9%。汤彦锵说明,对汽车、工业用抱持较大憧憬,不过因认证时间较长、市场销售起伏较大,营收能见度还需要等待。
捷敏去年合并营收34.12亿元新台币(单位下同),年增10.27%,毛利率30.6%,较去年衰退3.6个百分点,发言人宋天增表示,毛利衰退主要受去年折旧的资本支出及产品组合调整所致,不过相较其他封测厂,毛利在业界是非常优秀的。而在业外转亏为盈挹注下,捷敏去年税后净利7.74亿元,年增23.47%,每股盈余6.6元。今年首季营收7.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36%,创同期新高。
捷敏专注提供IDM、IC设计厂商高低压功率金氧半场效晶体管(Power MOSFET)、绝缘栅双级型晶体管(IGBT) 、二极管(Diode)及电源转换或电源管理芯片(Power Management ICs)等封装测试服务,应用领域涵盖通信、公用、车用、家电、计算机等。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