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动驾驶汽车可以说是21世纪最伟大的技术保障。其技术属于能改变世界的罕见技术。改变世界,不只是硅谷每个人的口头谈论,而是从根本上改变。然而,在无人驾驶领域,赌注高得不可思议。
因此,与戏剧性的拯救生命的潜能相比,自动驾驶汽车所能引发的其他经济、文化和美学的转变几乎是次要的。那些不能开车的人,比如盲人,会获得新的交通自由。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采用将创造和摧毁整个行业,改变人们在城市中工作和移动的方式,并改变城市的设计和连接方式。
谁能成就推动所有这些变化的技术,谁就能在未来赢得极大的权力地位。这就是为什么把自动驾驶汽车推向大众的竞赛如此强烈。这也是让这场特别的竞争与科技史上其他变革时刻相呼应的原因——至少与历史上的铁路战争是如出一辙的。(说起来,当时还有一种类型不同的无人驾驶汽车。)
“莱特兄弟立即跳入我的脑海,”2015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学教授约翰·莱纳德曾这样对我说。
“但也许这有点像一场分散的太空竞赛。就像人造卫星一样,但却是传统的汽车公司和供应商PK科技公司和初创公司。”
这场战争的赌注很大,涉及金钱无数。我们在说的是每年数十亿美元的潜在利润,也许更多。所有的大玩家都知道这一点。对一些公司来说,这是一场生死搏斗。每个人都想成功。
Waymo(归属于Alphabet旗下)
从文化角度来说,自动驾驶汽车的想法就像写小说。就连20世纪科幻小说里的飞车也要有人类驾驶员。
谷歌在2009年推出了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当时谷歌还没有竞争对手。因此,当谷歌在2010年开始公开有关该项目的信息时,它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确定。
一位投资者在接受洛杉矶时报的时候表示:“有些事情会非常成功,而另一些则会逐渐消失。”他提到谷歌一些不同寻常的项目。
疯狂的成功还不能保证,但现在很明显的是,谷歌已经把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分拆成一家名为“Waymo”的公司,它对这项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它的测试车队现在在四个州的公共道路上行驶:加州(2009年)、德克萨斯州(2015年)、亚利桑那州(2016年)和华盛顿州(2016年)。
Waymo在其网站上说:“我们在城市街道上行驶了200多万英里。”
“考虑到我们在路上花的时间,这相当于300多年的人类驾驶经验。而这是建立在我们仅在2016年就模拟驾驶了10亿英里的基础上。”
所有的驾驶和近乎完美的安全记录造就的美名,无疑助长了公众对自动驾驶汽车的认知。
Uber
优步以一种真正Uber式的方式迅速进入了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丑闻缠身。
2015年,这个共乘业务巨头从卡内基梅隆公司挖来一整个部门,包括40名机器人专家和工程师,其中包括几位自动驾驶系统的顶尖专家。
自那以后,优步对自动驾驶汽车未来的承诺愈演愈烈。(人类司机在每次驾驶会拿提成,这样想想Uber是有摒弃人类司机的商业动机的。)
2016年,优步开始在匹兹堡的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它对自己的专用街道地图系统加倍投入,表面上是为了减少对谷歌和苹果等竞争对手的依赖,还挖走了谷歌的顶级地图专家。
优步还在2016年以6.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初创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奥托,并迅速进行下一步动作。
考虑到其员工的才能和公司的风险资本,优步在新兴的自动驾驶汽车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参与者。然而,优步仍然饱受争议的困扰。
2016年年底,优步拒绝为其在加州的自动驾驶汽车申请许可,在此之后,该公司改变了路线,申请了州测试许可。
2017年2月,Waymo提交了一份联邦诉讼,声称一名前谷歌工程师在离开公司之前,窃取了自动驾驶汽车机密。Waymo说,当优步收购了奥托时,这位前谷歌工程师使用了他据称窃取的信息,帮助为优步的自动驾驶汽车系统建立了一个电路板。这场法律之战将成为无人驾驶汽车时代的第一次重大知识产权大战。
苹果
在自动驾驶汽车游戏中,苹果公司仍然是最神秘、最有趣的玩家之一。
一方面,苹果负担不起和许多主要竞争对手一起追逐这种新兴技术。另一方面,人们很难想象:苹果?一家汽车公司?
不过,公平地说,这就是人们在2010年对谷歌的评价。而且,并非所有的自动驾驶汽车公司都将自行生产汽车;有些公司会把自动驾驶软件出租给汽车制造商。
多年来,有传言称苹果公司正在秘密进行自动驾驶汽车项目。但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截至2016年,该项目有数百名敬业的员工被组织和管理问题困扰。
直到2016年12月,苹果官方才通过一封致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信,正式宣布它将在自动驾驶汽车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苹果公司的产品完整性主管Steve Kenner写道:“该公司正在对机器学习和自动化的研究进行大量投资,并对包括交通在内的许多领域的自动化系统的潜力感到兴奋。”然而,除了这一点,苹果公司一直对其工作守口如瓶。
特斯拉
特斯拉希望将无人驾驶汽车推向市场,但它的策略与Waymo截然不同,虽然后者可能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
尽管谷歌希望从头开始打造完全自动驾驶系统,但批评人士称,这要花太长的时间。
为了让所有人都更安全,特斯拉正在为现有的高端汽车添加越来越多的自动系统。但是,目前存在着这样一场大辩论:完全自动化,还是渐进式自动化,实际上究竟哪一种模式对公共安全更有利?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要等到技术足够先进能完全自主的时候,这是“不道德的”。
然而,对特斯拉模式的批评人士表示,这种半自动化的功能可能会对当今司机的安全驾驶创造太多的灰色地带。
围绕自动驾驶系统,当前的特斯拉系统进行的营销,可以说给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特斯拉汽车的自动化名过其实。
“自动驾驶”这个名字,当然暗示着,人类司机可以不再集中注意力。2016年春,一名使用Autopilot功能的特斯拉司机在一场车祸中丧生,担忧再次出现。
当时,特斯拉的Autopilot功能处于测试状态,这意味着在公共道路上测试的司机必须自担风险。
联邦调查人员最终得出结论,自动驾驶系统并不是造成致命事故的原因。
特斯拉已经在其网站上宣称,其所有车辆都“拥有完全自动驾驶能力所需的硬件,其安全性要比人类驾驶员高得多”。
这充其量只是一种轻微的误导。特斯拉的硬件最终可能会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系统,但它肯定还没有实现。但无论哪种方式打造真正的自动驾驶汽车都是正确的,特斯拉的紧迫感有助于加快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竞争步伐。
类似特斯拉这样的传统汽车制造商,几家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宣布,它们将进入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并推出了辅助驾驶系统。
这种方法对他们来说是有意义的:毕竟,他们已经制造出了人们可以去购买的汽车,而苹果、谷歌或优步还没有。这意味着,让传统汽车制造商仍有生意可做的最好希望之一是:现在就要发展,而不是亡羊补牢(他们可能还得这么做)。
传统汽车厂商-沃尔沃、丰田
而已经有一些传统公司比其他公司走得更远。尽管几乎所有主要的汽车制造商都在口头上强调过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的重要性,但只有一些汽车厂商已经由言论转变为行动。
例如,在这些更坚定的公司中,沃尔沃脱颖而出。在沃尔沃所称的Drive Me项目中,这家汽车制造商将在瑞典的高速公路上投放100辆无人驾驶汽车。(就像谷歌和优步在美国的公共道路上的测试一样,人类会坐在方向盘后面,随时准备在需要的时候控制车辆。)
在2017年3月,丰田发布了其首款无人驾驶汽车原型。这款车是由丰田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推出的,该研究所于2015年投入了10亿美元。
科技公司和汽车制造商也有一些合作关系。2016年5月,克莱斯勒和谷歌宣布合作开发无人驾驶汽车;而在2016年8月,沃尔沃和优步宣布合作。
创业公司-Drive.ai等
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应该期待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看到更多的初创公司。其中一个例子是Drive.ai,该公司于2016年8月成立,目前正在为无人驾驶汽车开发深度学习软件。
当然还将有其他的。ChrisUrmson是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的长期负责人,他在2016年8月离开了该公司,当时该项目似乎正在流失几个关键的参与者。
2016年12月,以科技为重点的新闻网站Recode报道,Urmson正在开启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的经营项目。
而科技史告诉我们,第一家制造技术的公司并不总是能获得一笔意外之财的公司。这很可能也是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情况。这一切都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有一件事是明确的:汽车所占领的文化空间正在经历快速、彻底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大赢家和输家。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