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1年南京一号文发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最高支持50亿元;苏州与华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新昇半导体二期开工
来源:集微网 发布时间:2021-01-05 分享至微信


1、2021年南京一号文发布!发展芯片之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最高支持50亿元



集微网消息,2021年1月1日,南京市委一号文件《关于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一号文”)发布。这是连续第四年,南京市委一号文件聚焦“创新名城”。


一号文中提出,加快科创载体高质量发展。加快中科院麒麟科技城紫金山科技城建设,发展紫东科创大走廊、江北新区“芯片之城”“基因之城”。


在前三年“一号文”的基础上,一号文重点围绕“九个方面创新”(原始创新、企业创新、产业创新、载体创新、人才创新、金融创新、开放创新、全域创新、制度创新),实施20条举措,全面优化升级创新路径。


关于原始创新


强化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深入推进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等开放平合建设。根据创新名城建设需要,建立重大平台项目储备库,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重大平台在宁布局落地的,由政府牵头落实最高50亿元支持。


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设立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对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共性基础研究项目给予支持;对承担国家、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硏究项目的科研院所、企业,按规定给予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企业、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等多渠道投入机制,逐年提高政府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的比重。


关于企业创新


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发展壮大。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万家。对首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含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的给子30万元奖励,有效期满当年仍获得认定的再给予20万元奖励。对进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按省培育资金给予1:1配套支持。对初创科技型企业自获利年度起,三年内地方经济贡献全部奖励企业。建立健全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递增奖励机制。


促进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快成长。对独角兽、瞪羚企业和国家级“单项冠军”、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研发类功能型总部企业等,连续三年按其当年新增地方经济贡献超过全市平均增幅部分的50%给予奖励。支持“高升规”“小升规”,对首次升规企业给30万元“升规”奖励,次年未退规再给予20万元“稳规”激励,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实现倍增。对新引进的国内外知名科技服务业企业总部、地区总部,按年度服务绩效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强化企业研发机构年度绩效考核,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促进市场主体加速涌现。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到2025年市场主体突破300万户。实施营商环境新政,深化简政放权,强化执法监管、法治保障等,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城市。实施“科创森林成长计划”,各区根据科技企业不同成长阶段,提供低成本场地租赁服务。


关于产业创新


推动新型研发构打造特色产业创新集群。加速新型研发机构向技术源头和产业应用“双向拓展”,到2025年培育打造40家国际一流的新型研发机构。继续支持人オ(团队)持有多数股份成立新型研发机构,建立新型发机备案动态调整机制。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工程化研究(试验)平和概念验证中心等,按八大产业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政策给予优先支持。完善以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等为主要依据的新型研发机构年度绩效考核机制,择优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新型研发机构及孵化企业以国有基金投资方式持续支持。鼓励新型研发机构股权融资,探索特殊股权结枘;对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天使子基金,市区国有出资比例可提高至不超过50%;建立政府股权投资收益奖励高校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的机制。将新型研发机培育特色产业创新集群纳入高新园区绩效考核。


推动产业链技术自主可控。每年制定八大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清单,对牵头攻关任务或承担国家攻关项目的企业按项目研发总投入的15%、最高1000万元给予支持。支持建设国家级、省级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信创产业重大平台,按国家和省拨付到账资金给予1:1配套支持。每条产业链重点打造2-3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按年度服务绩效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实施“知识产权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支持龙头企业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支持设计、制造、检测、产品等产业技术标准研制。促进企业“军转民”“民参军”,引导设立“多元化股权市场化运作”专项基金。


推动新经济加快发展。加快推进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按建设绩效给予奖励。推进数字产业化,打造一批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区,优先给予资金支持和要素保障。推进产业数字化,对围绕八大产业链需求的省级以上“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按信息化建设投资额20%、最高500万元给予支持。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快推动商贸数字化转型和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对商贸数字示范标杆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支持龙头企业向本地中小微企业开放供应链,按绩效给予奖励和支持。优化市级工业企业技术装备投入奖补资金使用机制,支持八大产业链骨干企业重大共性源技术应用、技术设备升级。


加快科创载体高质量发展。加快中科院麒麟科技城紫金山科技城建设,发展紫东科创大走廊、江北新区“芯片之城”“基因之城”


关于全域创新


实施“科技创新十场景应用”行动,每年发布1000个应用场景,更大力度支持先进技术与创新产品市场化推广示范,推动综合集成创新,对重大应用场景建设项目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


2、苏州规划数字经济新蓝图,与华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集微网消息,1月4日,苏州市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推进大会召开。到2023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要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6%以上,数字经济领域有效发明专利累计拥有量达到7000件以上,PCT专利申请量达到1000件以上。



图片来源:苏报融媒


大会上,发布了《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解读了《关于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等文件。


苏州市设立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贴息奖励资金,对获得智能化改造提升项目贷款的企业,市级财政按项目贷款额的1%给予贴息奖励,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奖励200万元,各县级市(区)也按照不低于项目贷款额的1%给予贴息奖励。苏州市首批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贴息贷款签约发放,贷款总额5.24亿元,苏州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金融服务平台同步启动。苏州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揭牌,基金规模达60亿元。


大会上,苏州市人民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今后将围绕“一基地、四总部、六中心”开展深度合作。华为将在苏打造桑田岛基地,建设中国区政企总部、中国区云与计算总部、EBG全球OpenLab总部、WLAN全球研发总部“四总部”和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中心、数字产业链协同中心、数字化治理与服务示范中心、ICT人才培养中心“六中心”。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表示,要抢占数字产业化制高点,聚焦优势产业集中发力,做到持续领先,确保到2023年5G、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用软件等领域产值分别达到1850亿元、850亿元、3150亿元、2000亿元;瞄准云计算和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网联汽车、数字电竞等前沿领域加快布局,形成先发优势。到2023年数字经济相关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3000家,独角兽培育企业达到100家。


3、赛微电子:公司瑞典8英寸产线产能已提升至7000片/月


集微网消息,近日,赛微电子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瑞典8英寸产线产能已提升至7000片/月水平,最终向客户交付的合格晶圆同时受产线产能利用率及良率的影响;近几年来,公司瑞典产线一边升级扩产一边进行生产,尤其是2020年完全关闭了6寸线、扩产了8寸线,产能利用率及良率均受到一定影响,但2020年前三季度仍实现了较高速度的增长;随着产线产能的逐步稳定,预计产能利用率及良率均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此前赛微电子曾表示,对于公司瑞典子公司Silex,其位于斯德哥尔摩西北市郊的工业区,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公司即与子公司保持了密切沟通,Silex一直采取工作场所消毒、减少会议及出差、严格执行监控、增加关键库存等措施进行积极防控,由于芯片制造本身需要超净工作环境,客观上也有利于子公司进行疫情的防控。


Silex与某生物医疗领域战略客户A签订了执行期间在2021-2022年、执行金额在1545.6万-3477.6万欧元区间的订单,占公司2019年度营业总收入的17%-38%。该生物医疗领域战略客户已支付650万欧元预付款,其余款项将根据产品及服务的批次交付进行支付。


瑞典Silex在A公司设立之初便与其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直为A公司提供专业的MEMS芯片工艺开发与晶圆制造服务,随着核心MEMS芯片技术的不断成熟与迭代,A公司的终端产品亦不断改进技术性能,技术易用性不断提高,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过去十余年间,双方合作金额从几十万元增长至几千万元,呈指数级增长态势。


4、立讯精密:江苏纬创及昆山纬新已在昆山完成交割


集微网消息,1月4日晚间,立讯精密发布了关于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进展公告。公告指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常熟立讯实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关联法人常熟立讯企业管理服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签署了《常熟立臻智造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有限合伙协议》,合伙各方同意共同出资设立常熟立臻智造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常熟立臻”)。常熟立臻经设立完成后,与公司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公司合资设立了立臻精密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立臻”)。



据悉,江苏立臻拟以人民币 33 亿元自有资金收购纬创投资(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纬创”)及纬新资通(昆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山纬新”,与“江苏纬创”合称“目标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完成后,江苏立臻将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持有江苏纬创和昆山纬新的 100%股权。针对目标公司的股权收购,立讯有限公司及本公司已于 2020 年 11 月 12 日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WIN SMART CO.,LTD.及目标公司签署了《收购协议》。


回顾2020年11月26日,常熟立臻与江苏立臻均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2020年12月29日,江苏纬创与昆山纬新均已完成工商变更手续。


立讯精密表示,本次交易各项交割条件均满足,目标公司已于 2021 年 1 月 1 日在昆山完成交割。目标公司为公司参股公司,不纳入公司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其对公司 2020年度损益情况无影响,公司将于 2021 年起依据《常熟立臻智造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有限合伙协议》的约定享有相关投资收益或承担相关亏损,具体情况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为准。


5、建设30万片集成电路用300mm高端硅片产线,新昇半导体二期开工

集微网消息,1月4日,上海临港新片区10个产业项目参加全市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涉及总投资超300亿元。



项目包括和元智造精准医疗产业基地项目、新昇半导体新增30万片集成电路用300mm高端硅片研发与先进制造项目、中建集团第二总部及科创中心、智造园十期、智芯源二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基地等。


这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新片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产业发展。


据第一财经消息,此次开工的新昇半导体二期项目,将建设30万片集成电路用300mm高端硅片研发与制造生产线,有望进一步形成国产大硅片的产能规模效应。


据新昇半导体官网消息,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由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新昇目前已建设完成一期15万片/月产能目标,累计实现销售已超过170万片。正在建设二期30万片/月产能将于2021年底达成,届时将会形成产能规模效应。新昇将立足临港新片区,实现100万片/月产能建设最终目标。


6、长盈精密:投建三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件自动化产线项目


集微网消息,近日,长盈精密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三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件自动化产线项目议案。


三个项目分别是: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临港长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在四川省宜宾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宜宾长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件自动化产线项目,项目首期投资金额为人民币 12 亿元;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常州长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件自动化产线项目,投资额不超过人民币5 亿元;在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投资设立子公司,投资建设宁德长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件自动化产线项目,投资额不超过人民币3 亿元。


宜宾长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件自动化产线项目首期占地面积约 100 亩,项目建设期自开工建设起不超过 24 个月;常州长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件自动化产线项目先期将通过租赁厂房方式进行,租赁面积约 30000 平方米,项目建设期自开工建设起不超过18 个月;宁德长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件自动化产线项目先期将通过租赁厂房方式进行,租赁面积约26000平方米,项目建设期自开工建设起不超过 6 个月。


长盈精密表示,公司本次投资扩产事项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将进一步完善公司产能布局,满足公司新能源动力电池结构件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的需要,对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新闻来源:集微网,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