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面临四大挑战
来源:芯极速 发布时间:4 天前 分享至微信

3月31日,台积电在高雄楠梓科学园区举行了“2nm扩产典礼”。业界传闻显示,台积电高雄厂进展顺利,有望衔接宝山2nm试产进度,预期2nm将于今年下半年同时在宝山及高雄厂先后导入量产。

台积电执行副总经理暨共同营运长秦永沛指出,预期2nm今年下半年量产,应用横跨超级电脑、云端、移动装置等,预期2nm头两年设计定案数量将超越3nm,并预估五年内驱动全球2.5万亿美元终端产品价值。

△高雄市长陈其迈(左)、台积电执行副总经理暨共同营运长秦永沛(右)

供应链消息显示,2纳米率先量产厂区为竹科宝山Fab 20厂,2024年中时月产能3000片,目前约8000片,估计至年底将达2.2万片,高雄Fab 22 P1厂进度提前,现已准备开始量产,两座厂至年底合计月产能约3万片。

秦永沛进一步指出,台积电的2纳米制程是全球目前最先进的半导体技术,相较前一代3纳米,在相同功耗下速度提升了10%~15%;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了25%~30%。全球几乎所有科技大厂,都与台积紧密合作。

供应链透露,2nm设计难度更高,因此在尚未量产前,已有众多客户开始与其接洽,包括苹果、AMD、英特尔等客户在内,预计在消费型产品上将陆续导入。业界更是传出其代工报价可能高达3万美元。

对于台积电来说,制程技术与晶圆制造产能以及订单获取方面,目前确实表现出色,几乎没有对手。但其在半导体供应链端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业界普遍认为,台积电后续至少面临“四大挑战”。

图源:法新社

首先,美国厂研发中心的建设以及与英特尔合作底线的确定,成为台积电未来发展的一大关键问题。

此前,应美国政府的要求,台积电宣布投入1000亿美元扩大亚利桑那州厂的建厂规模,但这仅仅是开端。美国研发中心的具体项目内容,以及与英特尔的合作模式和底线,都将对台积电未来的营运表现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美国研发中心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如何在保证技术领先的同时,确保研发中心的高效运作,是台积电面临的一大挑战;另一方面,与英特尔的合作既有机遇也有风险,如何平衡合作与竞争的关系,避免技术外流和市场份额被侵蚀,也是台积电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

其次,反垄断难题日益凸显。台积电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占有率已超过6成,预计到年底将达到7成甚至更高,这使得晶圆代工产业逐渐形成了台积电与“非台积电”的两极格局。

三星、英特尔等竞争对手的回温与崛起,对于缓解台积电的反垄断压力至关重要。然而,在市场竞争中,台积电如何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避免因垄断地位而受到监管机构的制裁,是其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再者,关税战和通货膨胀背景下的成本转嫁考验,也给台积电带来了巨大压力。

美国制造成本高昂,台积电此前已与客户、供应链进行沟通,将根据当地成本结构适时调涨代工报价。但是,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仍在延续,这对于半导体和电子产业链来说,成本转嫁成为一大考验。

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终端市场的购买能力可能受到冲击,从而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台积电如何在保证自身利润的同时,维护与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避免因成本问题导致客户流失,是其面临的又一挑战。

最后,地缘政治因素下的产能布局计划,成为台积电未来发展的一大不确定性因素。

原本在台积电的蓝图中,美国厂的比重较低。但如今,国际局势发生了变化,台积电需要兼顾“根留中国台湾”与“美国制造”。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全球政经情势下,台积电的经营团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一方面,台湾作为台积电的总部所在地,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根留台湾”对于台积电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协同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美国市场的巨大需求以及政府的政策压力,使得台积电不得不加大在美国的产能布局。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实现产能的合理分配和优化,是台积电需要解决的难题。


"添加小助手申请进群"

icspec—规格书查询、免费发ic供应/采购


[ 新闻来源:芯极速,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