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关税政策扰乱全球汽车供应链
来源:陈超月 发布时间:4 天前 分享至微信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总统川普的关税政策正对全球汽车供应链造成巨大冲击,甚至可能导致供应链局部崩坏。3月12日,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而汽车业是这些原材料的主要出口市场。4月2日,美国又计划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关税,这一举措让相关车企倍感压力,纷纷加速拉货。然而,由于成本分摊问题短期内难以达成共识,部分次级供应商已开始酝酿停止供货。

关税政策导致供应链混乱

汽车供应链链条长且复杂,原有的美、加、墨协定(USMCA)旨在建立自由贸易框架,规定车辆75%的关税来自这三个地区可免关税,并要求40%的核心零部件和70%的钢铝在区域内采购。然而,川普政府试图打破这一框架,其关税政策具有“机动性”,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取消或延长课税时间,这使得局势更加复杂。S&P Global Mobility对此模拟了三种可能的情景。

第一种情景是,25%的关税仅持续一个月,随后取消或减缓,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约为30%。短期的恐慌和急拉货可能导致边境拥堵,从而带来短期损失。第二种情景是,课税维持4至5个月,发生概率约为50%。这将干扰汽车供应链,可能导致美国每天减少2万辆的产量,影响45%的轻型车销售。第三种情景是,关税成为常态,这将促使产业结构性调整,但由于制造成本上升和销售下降,几年内美国汽车销售将下降10%,墨西哥下降8%,加拿大下降15%。

供应链企业面临两难选择

川普的关税政策不仅针对汽车,而是普遍性地对所有商品征税,这将导致美国民众面临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问题,从而影响购买力。汽车供应链为降低成本,可能先砍掉部分不热销的车型,后续再转移热销车型的产地并进行涨价。这种局面使得卖方供应受阻,买方负担加重,形成双输的局面。

供应链企业表示,短期内只能通过加速调度来应对,而景气预测也不再按季度,而是按月进行评估。例如,在课税前加速出货,但2025年第一季度的拉货力度可能并不像外界预期的那样猛烈,而是维持一定的库存水平。如果某一零件缺失,最终可能导致供应链断裂,而先供货的企业可能在货款回收上遇到困难。

长期来看,关税政策未必能促使所有供应链企业迁往美国创造就业,因为并非每家公司都像台积电那样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在利润和生存空间受限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可能选择放弃美国市场,转而开拓其他市场或转向其他产业。对于2025年第二季度的景气预测,欧美市场的情况相对难以评估,不再是按照季节性规律,而是取决于川普的策略。

全球市场应对策略

美、加、墨车市受关税冲击,陷入迷魂阵般的局面,难以预测下一步行动。欧洲则因俄乌战争和通货膨胀问题持续,再加上美国关税的干扰,可能导致欧洲车企将资金转向美国救火,从而排挤在欧洲的布局。川普关税的范围逐步扩大,变量也蔓延至全球,可能促使其他国家加强内需,以支持本国产业链的稳定。例如,日本和中国等国家,由于汽车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较高,政府倾向于通过刺激政策维持一定需求。中国年初已确定延续汰旧换新政策,以推动汽车市场发展。
[ 新闻来源:陈超月,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