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一股份冲刺科创板,MEMS探针卡技术实力受关注
来源:陈超月 发布时间:5 天前
分享至微信

强一股份作为国内少数掌握MEMS探针制造技术并实现批量生产的企业,其科创板IPO进程备受关注。目前,公司正处于问询阶段。
探针卡作为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关键元件,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工业等领域。然而,这一市场竞争激烈,前五大厂商占据了约60%的市场份额,形成了显著的竞争壁垒。强一股份虽然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定份额,但与境外领先厂商如FormFactor、Technoprobe以及中国台湾厂商旺矽科技、思达科技相比,技术实力和产品稳定性仍显不足。此外,国内厂商如泽丰半导体、道格特等也在加速布局,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压力。
强一股份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MEMS探针技术布局。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999.25万元、4604.11万元、9297.13万元和3153.0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21%、18.12%、26.23%和15.96%。然而,与同行相比,其研发投入仍显不足。例如,中华精测同期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8.41%、21.75%、33.46%和31.63%,均高于强一股份。这表明公司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相对薄弱,可能影响其长期竞争力。
从研发费用构成来看,强一股份的支出主要集中在职工薪酬、折旧和摊销费、物料消耗品,占比超过80%。其中,折旧和摊销费在报告期内大幅增加,分别为267.62万元、607.02万元、2523.05万元和1095.38万元。公司解释称,这一增长是由于购置了大量先进设备并频繁用于研发活动。然而,业内对研发设备的使用是否与研发活动相关、是否存在与生产混用的情况提出了质疑。此外,研发人员数量及人均薪酬波动较大,也为外界带来了疑问。
值得注意的是,强一股份在上市前夕集中申请了大量发明专利,截至目前已取得授权专利171项,其中发明专利67项。这些专利主要集中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申请,与公司2022年11月启动的上市辅导时间高度重合,引发了外界对其突击申请专利的质疑。
在产品布局方面,强一股份以2D MEMS探针卡为主,2020年首次实现量产,并于2021年推出薄膜探针卡。然而,公司在3D MEMS探针卡领域的进展相对滞后。尽管公司表示已积极布局2.5D MEMS探针卡,预计将成为未来的重要收入增长点,但与竞争对手相比,其技术实力仍有差距。泽丰半导体和思达科技等厂商早在2021年便完成了3D MEMS探针卡的研发并实现商业化,进一步凸显了强一股份的技术短板。
据国金证券分析,随着芯片工艺的进步,2.5D和3D MEMS探针卡将成为行业主流。这类产品能够满足先进制程芯片的测试需求,具有精度高、体积小、功耗低的优势。若强一股份无法及时跟进技术变革,可能会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 新闻来源:陈超月,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陈超月
开创IC领域,共创美好未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胜科纳米冲刺科创板:半导体检测领域的 “潜力股”
2025-03-09
屹唐股份科创板IPO注册生效,创最长排队纪录
2025-03-19
科通技术重启IPO计划,再度冲刺资本市场
2 天前
热门搜索
美国实体清单新增54家中企
苹果拟推带微型摄像头AirPods
江波龙拟赴港上市
华为
台积电
中芯国际
联发科
高通
英特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