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极致纤薄导致易碎 手机设计走入误区
来源:环球科技 发布时间:2014-02-19 分享至微信

现在最薄的智能机有多薄?相信很多人并不清楚。7毫米?6毫米?你的猜测还不够大胆,目前的全球最薄纪录是由vivo X3保持的5.75毫米。这样的极致轻薄也给X3带来了“刀锋”的美誉。但各种问题随之而来,除了发热这个智能机的通病,以X3为代表的一批超薄机都遇到了易碎的问题。无论是碰撞,跌落甚至只是裤兜里的挤压都会造成机身的破坏。那么问题究竟有多严重呢?


美国著名数字媒体《连线》杂志的一名编辑马特 霍楠刚刚入手了一部摩托罗拉的最新智能机产品Moto X——而且是竹制后盖的新版本。霍楠随即带着他的爱机前往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2014)完成采访任务。与许多人一样,他习惯把手机放在裤子的后袋中,坐下前再拿出来。但令人尴尬的事就这样发生了,他发现一分钟前还完好无损的手机从口袋里出来时,已经粉末性骨折了——屏幕全碎。


虽然霍楠随后自己分析说可能是自己把拇指插进裤兜的压力造成了这个后果,这个现象也确实很极端,但智能机机身尤其是屏幕部分的脆弱相信很多人都感同身受。就笔者个人而言,先后接触的索尼和三星都在正常使用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包括屏幕和接口。


究其原因,恐怕还得归咎于日益极端的手机设计理念和发展趋势。在手机品牌多如牛毛,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想要脱颖而出自然得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作为一款移动便携设备,是否轻巧灵活自然是评判产品优劣的重要指标。许多厂商就在这方面做起了文章。


苹果和摩托罗拉可以说是这一领域的开山鼻祖。摩托罗拉当年的一款Droid Razr让人眼前一亮。大胆的将凯芙拉材质用于手机制造,碳纤维的外形和极致的轻薄一时风靡全球。苹果的iPhone4就更不用说了,双面玻璃的设计至今仍是经典。


无论是什么样的材料,终极目的尽可能的让手机薄一些,再薄一些。但这首先应该以保证相当的耐用性为前提。对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著名学者罗纳德.格罗斯基有自己的看法:成功的手机框架应具备足够的刚度和抗弯能力,这对于保护内部元件和外部的触摸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由此来看,合金是最佳材料,其次则是木头和聚合物。


但手机是否牢靠绝不是光材料说了算的,好马得配好鞍,框架的设计和结构才是画龙点睛的关键。由于玻璃完全不具备柔韧性,因此必须保持其绝对的稳定和平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手机的框架易因外力产生形变,无疑会大大增加屏幕破损的几率。


在这一点上不同厂商有不同的绝活儿。三星主推的Galaxy系列就采用塑料一体成型的中身,在保留了可拆卸电池的基础上尽可能兼顾稳定性。换句话说,后盖是否安装对手机的刚度完全没有影响。


苹果最新的iPhone5C则走了完全不同的路线。除了使用目前最牢固的聚碳酸酯做材料,还在其中镶嵌了钢筋骨架。可别小看了这点钢筋,这不仅让5C获得了不输5S镁铝合金框架的硬度,更作为天线保证信号的稳定,可谓一举两得。


说了这么多,让我们回来看看本文开头的主角——Moto X。这又是一名不走寻常路的选手。由于采用了不稳定中框设计,必须用某些方法来弥补强度上的不足。摩托罗拉选择的是胶水。其实如果运用得当,胶水提供的支撑强度足可以和金属等量齐观。事实上,苹果最新的iPad Air就大量运用胶水达到了缩减尺寸的目的,iPhone 5S更是取消了电池仓转用胶水固定电池。这样虽然增加了维修的难度,但在空间利用率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就目前的反响来看,无论是Air还是5S的质量都令人满意,但Moto X的表现显然有些失水准了,开头的那一幕只是它脆弱的一个缩影而已。但归根结底,这一切的原因还是众厂商竞相追求纤薄而忽略了耐用可靠这一核心竞争点。


不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还是让人们看到了一丝曙光。既然工业设计遇到了瓶颈,那么玻璃本身是否有文章可作呢?答案是肯定的。知名特殊玻璃制造商康宁的最新杰作也是大猩猩玻璃的第三代产品就带给了我们惊喜。虽然还没有广泛应用,但号称的二代产品三倍以上的抗损力无疑是诱人的。这意味着相同强度下,屏幕可以更薄,而厚度不变——你的屏幕将坚不可摧。


但别高兴得太早,在日常使用中,对手机伤害最大的无疑是跌落和外物撞击。在这种情况下,屏幕很难幸免。哪怕是大猩猩三代在这方面的改善也极为有限。毕竟整体的轻量化设计,就好像武士脱下重甲换上便装,其间防御力的丧失绝不是一点细节处的提升可以弥补的。


总之,起码在短时间内,极致的纤薄与坚固耐用还是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至于如何取舍,则是厂商们见仁见智的选择了。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是消费者买不买账。


[ 新闻来源:环球科技,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