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成IC设计避风港 锁定车用、HPC布重兵
来源:刘宪杰 发布时间:2023-08-30 分享至微信


RISC-V成国际IC设计大厂分散风险避风港。李建梁摄(数据照)
RISC-V成国际IC设计大厂分散风险避风港。李建梁摄(数据照)

强调开源的RISC-V架构近日在半导体产业受注目程度愈来愈高,不仅高度期待RISC-V发展潜力的国内,就连欧美大厂相关布局动作也逐渐浮上台面。


由于RISC-V的开放架构特性,确实在一些解决方案中有其优势,但更重要的意义还是在建立「更多元的选择」来分散风险。在半导体供应链韧性议题上,显然已经延伸到IC设计架构的战场,而车用和高效运算(HPC)更是RISC-V重兵部署的关键领域。


国内一直希望能够在IC设计架构上摆脱被欧美国家箝制,RISC-V自然是最佳的选择。然而如今欧美IC设计、IDM大厂,似乎也需要在RISC-V平台上建立避风港,主因是ARM近几年有许多状况发生。


包括ARM先前曾差点被NVIDIA购并,以及近期预计调整模式提高授权费用等,让许多半导体业者有所疑虑,过去生态系蓬勃发展的ARM,可能不再是一个令人安心的合作对象。


从业者实际动作来看,半导体业界确实对ARM在IPO后的经营策略非常忌惮,无论是营运成本的提升还是合作自由度的下降,都是业者忧心之处。


RISC-V虽然生态系完整度远远不及ARM,但在车用领域的发展潜力,可说受到业界一致好评,因为车用芯片生态系也都在发展初期阶段,二者一拍即合,让RISC-V备受车用芯片业者重视。


近日高通(Qualcomm)、恩智浦(NXP)、英飞凌(Infineon)、博世(Bosch)及Nordic宣布将成立合资公司,加速推动RISC-V架构的车用生态系。而会进行这样的合作,核心因素就是降低过于集中在ARM架构上的风险。


由这几家代表性大厂来主导RISC-V架构技术发展,对于RISC-V来说,话语权的推进速度可说是非常惊人,近日恩智浦对此也提出回应,表示合作初期是以车用电子为主,但未来也不排除会往IoT、移动领域发展。


除了上述联盟之外,Meta的AI芯片新品和台系IP业者晶心科合作,也是采用RISC-V架构,Meta强调RISC-V能用在处理复杂的数据中心及AI计算,更是为RISC-V打了一剂强心针。


有云端大厂的加持,未来势必会有更多业者愿意以RISC-V来打造HPC或AI芯片,晶心科目前前十大客户群中,除Meta外还有另一家美系AI相关客户,可以看出RISC-V在AI领域的发展已是现在进行式。



责任编辑:朱原弘



[ 新闻来源:DIGITIMES科技网,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