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大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简称网信办)宣布,自2023年8月15日开始实施「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是全球针对这项新兴技术所制定出的首批重大监管措施之一。外界评论,这个最终版本删除了4月发布的草案当中一些具体的限制措施,表明国内政府欲转向采取更加灵活宽松的监管方式。
这项办法的适用对象,为透过生成式AI技术,向国内境内公众提供的文本、图片、音讯、影片等内容生成的服务。因此,国内境外供应商也必须遵守规定。不过,网信办负责人在回应记者提问时指出,产业组织、企业、相关专业机构等对生成式AI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若未向国内境内公众提供服务,就不适用该办法,显示开发企业级产品的业者,会被给予较多的自由空间。
该办法一方面对于生成式AI技术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演算法、架构、芯片及配套软件平台等基础技术的自主创新,以及参与生成式AI相关国际规则制定等给予鼓励,另一方面也要求服务提供者,须使用具有合法来源的数据与基础模型,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训练数据品质。若服务提供者发现违法内容,应当及时采取停止生成与传输、消除等处置,以及模型优化训练等措施。此外,相关服务的提供和使用,应当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彭博(Bloomberg)报导分析,虽然最终版本仍旧给服务平台施加了许多的责任,但同时也相当关注作为中美科技竞争核心的战略AI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并引述香港大学国内法研究中心主任张湖月的分析指出,最终版大为削弱4月草案当中许多严格的要求,表明国内以包容审慎的态度,对生成式AI进行监管。
路透(Reuters)也引述研究机构Trivium China技术分析师说法指出,原本草案对于训练数据的品质,以及生成内容的正确性,基本上是在苛求须达到完美境地。相比之下,最终版仅要求朝向这些目标,采取「有效措施」。
投资研究机构晨星(Morningstar)分析师亦认为,最终版的内容与市场预期相当一致,且向市场发出一项正面信息,即国内监管单位正在为企业大规模推出相关产品铺路。
责任编辑:杨智家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