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汝京:全球新局势下 两岸半导体融合发展战略思维
来源:DIGITIMES 发布时间:2023-06-30 分享至微信

电子科技大老近期陆续赴大陆参访,除台积电总裁魏哲家日前率队赴上海、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日前也拜会工信部,两岸科技业交流似乎又重启一个新势头?在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干扰下,能否恢复疫情前两岸合作加温,延续优劣势互补的机会?还是将迎来更加多重挑战?

长久以往,往返两岸对此有深入观察的中芯创始人张汝京、现任积塔半导体执行董事张汝京,近期出席论坛对外分享他对两岸半导体融合发展战略思维。

首先,张汝京认为,整体大环境仍有极高不确定性,经济持续低迷,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利率上升或下调仍存在不确定性,经济长期低增长风险依然存在。全球新形势下,台湾半导体行业优势与劣势并存,他仍坚信未来两岸合作的重要性。

仅管在贸易壁垒、战争疫情、食物供应、其他自然资源、气候环境的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却也不见得不能避免,也不一定不能去克服”。多重挑战下,中国市场在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有效的储能、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下游产业,已衍生许多新的机会比如说AIChatGPT5G,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储能等新兴领域取得很大新进展。

台湾半导体起步早资源与人才渐显短板

他认为,台湾半导体行业有很多优势,第一,发展较早、技术先进,人才政策丰富,同时为遭受海外制裁所制约。台湾从上世纪1963年第一家半导体引进RCA技术,1980年代联电成立4吋晶圆生产,到1986年进入第一座6吋晶圆厂;1987年台积电成立,到了90年代之际由政府提供40%资金扶植半导体行业,开启了90年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半导体产业,政府和企业共同合作投入大量资金。

2000年台积电并购世大,当时并购原因就是台积电张忠谋的韬略一定要将世大并购好。那时联电差不多于台积电2/3产值,如果四大与联电合并,就相当于台积电一样大,但台积电抢先一步出手并购世大反变成联电的2倍。

此事,对当时人在世大的张汝京本人也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有人老是问我,那时候你为什么不留在台湾?的确,是我会要求留在台湾,但我感觉台湾并不缺我,多一个我也不多,那个时候,国内却很缺()”,“对我来说是一种呼招,一种calling,当时就是想着帮国家民族做点事情”当时除张汝京本人,还包括一批约400多位团队响应了号召,希望赴大陆做出一点贡献。

也因为台湾起步较早,1989年就有了次微米计划,4年半的时间内开发出80.5微米制程,当时算是非常领先;而在封装领域日月光、矽品、力成、稳懋等,记忆体的旺宏、华邦、南亚和华亚、力晶等多年来取得不错的发展,在全世界也处于领先,甚至,旺宏是任天堂全世界主要的供应厂商,做得非常好,张汝京称赞“(旺宏)flash记忆体领域有独到的市场领先技术”。多年来,台湾半导体业造业出口市场已相当庞大,将近占全球半导体行业60%,尤其是晶圆代工先进制程领域,保有显著优势。

值得一提,台湾80年代建立新竹科科学园区,吸引在美国与世界各地创业企业家回台发展,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不但吸引创业人才回流,也有研发、从事生产技术的。总的来说,台湾院校人才培育做得相当不错,2021年起台大、清华和阳明、交大联合成立四大半导体学院,有系统、有计划地栽培人才。

另外,台湾半导体显著的一个优势是与西方保持好合作关系,出口方面,与美国合作关系给台湾半导体创造了极大的出口市场;进口方面,2019台湾前5大进口来源国分别是日本、美国、新加坡和德国,并未受制于海外禁令,即便中国大陆现在买不到的EUV光刻机,台湾也未受任何限制。在设备上不受限制、技术上不受限制,这是台湾半导体先天发展优势。

但是台湾也存在半导体发展弱点。张汝京认为,台湾半导体也存在一些劣势,比如:可使用的土地面积有限,水电资源缺乏,中高端人才流失,生产力面临消退。

在台湾仅约24%土地适于耕种,许多农业区已发展成为工业区,所以农业区域缩小,地貌山区高,平原少,地形狭狭长等等,土地资源的确不容易再拓增;加上水资源受制于地形山高河流短,尽管建造很多水库,但水资源开发已到了尽头,水资源是不容易解决的长期问题。

而电力资源更是困难,30%依靠核电等再生能源发发电,70%依靠进口的石油天然气等等。未来在缺电情况下,能不能重启核电,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尽管天然气是最好的清洁能源,但台湾天然气基本上都是自外进口。

从人力资源来说,台湾处于一个少子化阶段,未来年轻人不一定能够吃苦,虽然台湾很早就开放外来劳工进入,但外劳工近年来有些国家和地区持续减少,比如越南、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都持续减少,将来外来劳动力也是一个比较困难问题。台湾20229月缺工数达101万,创下历史新高,下个阶段人才短缺问题或许更加凸显,一方面工厂扩建,另一方面人才增速追赶不上去。

尤其现在美方要求台积电、三星把最先进的技术跟工厂带到美国去,吸引大量人才流到美国、日本、欧洲等地,有经验人才被大量带走。所以目前台湾78%的台湾雇主面临招募困难,远高于45%的全球平均值。

大陆发展较强优势

张汝京同时,分析了大陆半导体的优势,包括:扶持力度大,生产力强,资源丰富,基层工作人员充裕、市场巨大。

大陆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各级政府整体生产力还是强,生产供应链很完整,土地、水电、能源资源丰富、基层工作人员也较充裕,半导体内需巨大是一个很大优势。举例而言,台湾去年新能源汽车约40万辆,其中当地生产约近20万辆;而大陆去年生产1000多万辆,两者相去巨大,大陆新能源车市场拥有很多半导体元器件需求,例如各种高,,低档的MCU

综合来讲,汽车芯片其实是有基本五大类。第一类是功率型power相关的元器件,第二类是BCD也就是数模混合控制,比如说电源控制器等等;第三类就是各种MCU控制车子功能,例如车窗、后视镜开关、电池均匀放、充电、汽车动力加减速等;第四类就是传感器,例如汽车胎压测汽车轮胎的压力,测温、测距等十几种传感器也包括多个摄像头等;而第五类就属比较先进、算力很强的的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汽车芯片。

前四项芯片,大陆都算是做得不错足以自己生产,且需求量越来越大,也不受什么限制,所以成长得非常快。然而,第五类车用芯片就受到海外的限制,因为当前14奈米以下光刻机基本上没办法进口,这类先进芯片就很难做成。例如NVIDIA A100运用在自动无人驾驶非常高端的GPU,大陆就受到压制。

即便是市场本身需求大,但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目前大陆很难做到。不过国内聪明的工程师想了一些方法,就是用小芯片(chiplet) 3414奈米的芯片堆叠进行平行操作运算,加上中国的算法高手很强,用软件去补硬件不足,通过算法来进行补救。张汝京称“三个皮匠跟诸葛亮比”尽管5纳米单一颗芯片功能我们做不到,但通过智取,比一比不见得一定会输。还有另外一个好处是,用4颗芯片取代1颗芯片,一旦单颗芯片故障,在无人驾驶汽车车子是非常危险的,如果用4颗芯片,即使一颗故障速度减少25%,但是不会是0,所以安全度增加了,价钱也反而便宜。而坏处是什么?耗电量可能较高,但在汽车电动汽车上不是问题,中国EV能支持大概500公里600公里,甚至不久以后就要到1000公里,4颗芯片耗电程度在续航1000公里汽车里面几乎能够忽略。

他说相比两方,大陆半导体下一个1978年的时候就成立了半导体研究所,1988年上海贝岭建成中国第一条4吋产线,时间当时跟台积电差不多,贝岭当时攻功率半导体,而台湾专注于逻辑芯片,大陆的功率慢慢地进步,而台湾逻辑制程则突飞猛进。当然目前大陆功率半导体已经做得相当好,但逻辑制程上则显得落后较多。

一度中芯曾与台积电追得很接近当时,进口ASML浸润式显影设备1960其中三台机器从欧洲运往亚洲,其中两台运到台积电,另一台运给中芯国际,很可惜,后来发生一些“问题”后两者之间距离又再度拉大。

他说,众所周知的原因中芯国际没有办法用到EUV,仅能以DUV采用多重曝光方法可以做到,所以,中国在如此困难条件下,还是有一群人愿意很努力的投入,但制程要想再往下走非常困难。

从政策支持上来看,大陆政策对资金支持、税收支持、政策引导、研发支持都非常不错,大陆目前制造生产能力还是最强、最完整产业链;另外,拥有丰富矿产资源,包括稀有金属,产量遥遥领先,水资源丰富,白鹤滩水力发电的比三峡还大,每一个发电的基础就是100万瓦,水力发电是目前最清洁能源,中国这方面是全世界领先,至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都是大陆全球居冠。

人力资源方面,虽然说中国人口已有负增长,但18岁以上今年高考考生1000多万左右又破记录,虽然人口众多、劳动力庞大,但半导体经验少,这个行业的经验积累仍不够多,有经验的人才仍不足。2022年半导体行业需求同比增长54%,但人才储备的增速只有14.8%,人才增速无法满足需求增长,有经验的半导体人才更显不足。

从业态来看,大陆民间资源还有待开发。在封装测试领域,国企和民企都比较强;在设备制造、材料领域,国企逐步过渡到民企;在芯片设计领域,国企为主,民企开始发展。海外半导体发展基本上都是民企为主,中国大陆的大厂还是以国家资金或政府资金为主(国企或政府背景)。目前民企力量在增加,但还不够平衡,未来最好能“两条腿走路,民间力量就可以集中做起来。”

综合来看,两岸可以优势互补,台湾优势发展技术先进人才仓库,更不受海外制裁,而台湾的类似水电资源缺乏,而大陆拥有丰沛的资源。如果双方优势互补,最好的成效就是两岸好好合作,大陆有的是市场,台湾有很好经验,可以开发很多的产品,对大陆市场非常有帮助,例如新能源汽车就做得越快越好,越多价钱更便宜。

当前,大陆虽已经有政府大力发展技术和人才,高端设备目前受到限制,在目前国际环境受制受限制的情况下,如果汲取台湾的技术和人才的优势,也有大陆的产能和资源市场的优势,双方取得最现代化的设备和材料,降低销售成本,台湾跟大陆都存在很多隐形冠军。以战略合作代替对抗,两岸真正合作达到1+1>2共赢效果。

[ 新闻来源:DIGITIMES,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