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活化智能财产 让售电子电机领域专利技术
来源:DIGITIMES 发布时间:2023-05-26 分享至微信

台湾大学近日发出邀请函,将于6月19日下午于台大博理馆举办「专利让售暨前瞻技术研讨会」的电子电机专场。除了邀请3位专家发表研发与智财成果外,也将进行60多笔记本电脑机电子技术专利的让售。

这是台大首次以研讨会的方式试图吸引买家参与专利交易,为其活化智能财产的新尝试。

累积超过20年科技智能财产工作经验,曾任职英华达公司专利管理中心经理的资深顾问刘贞辰表示,以台大的电子电机技术专利以及前瞻技术研讨为号召,应可吸引不少有兴趣业者前往了解。

刘贞辰认为,「这是个好的开始,但未来如能更早期、更有计划性地先将相关专利(到期年份未必相同)进行策略性的盘点、评估分析、打包授权/出售,可有效且大幅提高专利价值。」但台大愿意突破过去的保守做法,开始活化智能资产,已经非常值得鼓励。

刘贞辰进一步说明,大学若要活化无形资产,研究结果不一定要透过取得专利权才能授权他人使用。不打算申请或是打算申请、正在申请专利中的研究或成果,皆可授权他人使用,并收取权益金。

上述三种情况的差别是保护途径不同。专利权有专利法保护,其他情形就必须透过签订保密契约或营业秘密的方式来加以保护,但皆可进行技术移转,产生价值。

台湾在2022年对「公务员服务法」部分条文进行修正后,也放宽「科学技术基本法」限制,从事研究人员包含公立专科学校或公立研究机构之专任教师、专任研究人员及专(兼任)行政主管职务之人员,得分别不受教育人员任用条例与公务员服务法之限制,不受兼职与持股限制,以利产业创新与推展科技发展。

业界人士认为,台湾的研究机构中,以工研院和台湾科技大学在活化智能财产上最为积极,其研究方向也是最接地气。其专利申请后平均3~5年就会开始进行打包和活化,这样对业界有较高的技术移转吸引力,若能成功交易,也能创造营收持续回馈给研究人员进行更多的创新和研发,是双赢的做法。

在此研讨会中,除了台大产学合作中心简介此次欲让售的技术专利内容外,3位台大电机系教授也将发布研究成果。其中,林泽教授将对人工智能(AI)驱动的金融科技创新最新应用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陈耀铭教授将分享网换流器技术成果,而特聘教授阙志达将发表关于如何以简便方式设计神经网络并将此神经网络移至FPGA芯片执行的前瞻技术。

[ 新闻来源:DIGITIMES,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