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愈来愈多公司利用人工智能(AI)科技,协助泰国、越南等新兴亚洲国家的客户,防范天候相关灾害的冲击。
据日经亚洲(Nikkei Asia)报导,天候相关服务市场深具潜力,但亚洲新兴国家的企业和政府机关受限于财力,可能无力负担针对先进经济体客户设计的产品。针对新兴亚洲市场开发适合当地需求的服务,将是天候相关服务产业在该区域取得成功的关键。
泰国挽蒲工业区(Bangpoo Industrial Estate)曾在2021年遭暴洪袭击,积水数天后才消退,促使园区内一家电子厂决定采用日本气象新闻公司(Weathernews)提供的气象预报服务。该服务自2023年2月开始试办,客户可接收所处地区3小时内天气突然变化的警示服务。
泰国气象厅(Thai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通常只提供各地区的每日天气预报。但Weathernews利用AI搜集数据并加以分析后,向客户发布实时超地方(Hyperlocal)天气预报,提供防范潜在暴风雨和洪水的警报,让客户能提早准备防灾,以免蒙受损失。
Weathernews正和泰国地方当局合作部署雷达,可望提升对当地天候预报的精准度。该公司计划,最快从2023年3月起在泰国全面推出AI天候预测,越南则会在同年6月推出。届时该公司将成为亚洲第一家自行部署设备、并提供此类预测的业者。
Weathernews的海外客户大多是航空、海运等物流服务商,其希望吸引包括电子和汽车相关制造商在内的500家客户,使用前述AI天候预测服务,以实现在泰、越两国年营收总额达到30亿日圆(约2,260万美元)的最终目标。
Weathernews社长草开千仁表示,该公司总营收中,目前约40%来自海外,希望未来提高至70~80%。
亚洲由于灾害管理进步缓慢,加上人口稠密,特别容易遭受天灾冲击。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报告指出,全球在2010~2020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中,76%受害者是亚洲开发中经济体,且25%的经济损失也发生在前述国家。
世界气象组织(WMO)指出,天候与洪患相关灾害在2021年使亚洲蒙受356亿美元损失。此外,在2021年世界风险指数(WorldRiskIndex)报告中,菲律宾被列为最易遭受天灾袭击的国家,另有数个亚洲经济体被归类为高风险国家。
不少新创公司对亚洲的天候相关商机深感兴趣。美国ATMO除了和印尼签署协助打造暴洪和气旋预警系统的协议,也正和其他东南亚国家洽谈合作。
日本气象和天灾预测公司Spectee计划,利用AI分析社群媒体上的照片和评论,以绘制菲律宾的天灾地图。该公司已在2022年展开前述计划的可行性研究,一旦找到合作伙伴,就会在菲国设置据点。Spectee创立于2011年,目前已为700家日本政府机构和企业客户提供类似服务。
Spectee营运长Satoshi Negoro表示,在创建灾害信息系统上,亚洲仍处于落后,因此以云端为基础的服务在该区域具有庞大商机。
国内九方科技自2018年开始利用AI,根据天候条件为国内远洋海运等货运业者,提供逾2,000次最佳航运路线建议。此外,该公司也开发空气污染预测服务。
责任编辑:游允彤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