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Tesla降价风潮席卷全球车市,对于对手、二手车市造成的影响已经浮上台面之外,Tier 1供应链业者则乐观地认为电动车渗透率的甜蜜点即将出现。
针对近期在全球吵得沸沸扬扬的Tesla降价事件,Tier 1业者分析,Tesla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有二。
首先,电动车的形象一直以来都是价格高昂,身为主打创新技术的Tesla更是如此,但这也成为许多消费者对其望之却步的主因之外,也是推展电动车渗透率的绊脚石。当Tesla决定自己创造甜蜜点,更直接地触碰潜在的购买者。
Tier 1业者认为,Tesla在2022年的总销量超过130万辆,虽然交付量年增率超过40%,但跟CEOElon Musk原先锁定的50%目标有明显距离,再加上先前已有分析认为,产能过剩是造成Gigafactory 3停产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比亚迪在2022年打下完美的一仗,销量更是叩关180万辆,相比之下Tesla的光环显得逐渐黯淡。
事实上,过去Tesla也不只一次传出将推出2.5万美元版本的电动车,如今自砍售价,传说中的平价车款是否还有机会问世?Tier 1业者对此持正面态度,因为相较于比亚迪或是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而言,在乘用车方面,Tesla的确仅靠着Model 3与Model Y等2车款打天下,许久未闻新车款消息,为了可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2.5万美元的车款还是有出现的可能和必要。
近期Insideevs报导也指出,Tesla有望在3月发表新一代电动车平台,预期其所能生产的车款将比Model 3更便宜、尺寸比Model 3和Model Y更轻巧、成本降低幅度高达50%,究竟这是否也可以同步揭开2.5万美元车款的面纱,值得期待。
其次,Tesla期望利用此次降价的机会,替自己保留更多技术红利的空间。从宏观面来说,Tesla的毛利达到约30%,在纯电车业界算是数一数二,其他造车新势力毛利也顶多落在10~15%之间。一来一往之下,Tesla本身即具有降价的余韵和优势。
随着Tesla狠狠地打折,其他车厂都然不甘落于人后,尤其眼看Tesla的积压订单在2023年1月中从2022年12月底的谷底爬升,众车厂更不能放手不管,因此选择跟进。如福特汽车(Ford)的Mustang Mach-E已经宣布平均调降4,500美元。
但业者提醒,别忘了开发电动车是一场资本战,并非每一家车厂都跟Tesla一样有如此高的毛利,尤其是造车新势力,根本是在仍亏损的情况下,就必须亲手扼杀仅存的获利空间。总结来说,预期未来2~3年将是所有车厂大幅度进攻燃油车车主的关键期,因为目前电动车主几乎都是创新科技的early adopter,市场真正的核心尚未被开发到。
或许Tesla无法凭藉产量或市占率稳居冠军,但是其技术含量、声量、商业思维等仍旧带着纯电车产业链不对向前推进,而且对于这个新兴产业,也有不少传统车厂选择借镜这位后起之秀。对Tesla而言,前有对自己的期待,后头有各厂追兵,与其抱着相对高毛利的产品在每况愈下的市占率之中苦撑,倒不如放手一博、下重手,一举将兢争者都抛之脑后。
责任编辑:张兴民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