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结了2022年度国内碳纤维大事件,以飨读者。本次盘点按时间倒序给出,主要涉及碳纤维生产企业及碳纤维生产制备技术相关事件。如有遗漏,请各界人士补充。中复神鹰西宁SYT49-24K(T700级)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通过验收与成果评价
12月30日,从西宁市科技局获悉,近日,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承担的西宁市重大科技专项《SYT49-24K(T700级)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通过验收与成果评价。该项目基于已有SYT-12K(T700级)碳纤维生产工艺,研究预氧化纤维出口高对流散热、低温碳化多级微负压排焦等相关创新技术,优化了原材料纯化、聚合、纺丝、碳化工艺,提高原丝的取向度及成型和碳纤维力学性能,建设一条千吨SYT49-24K(T700级)生产线,实现高原环境下低成本、大丝束、高性能碳纤维规模化生产,为下游复合材料市场每年带来4.29亿元以上的产值。“千吨级大丝束碳纤维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千吨级大丝束碳纤维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22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进一步彰显了公司作为纺织机械行业领军企业的雄厚研发实力,凸显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行业龙头地位。蒙泰高新:拟47.94亿元投建年产1万吨碳纤维及6万吨差别化腈纶项目
蒙泰高新12月29日公告,公司拟以全资子公司广东纳塔功能纤维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总投资47.94亿元(最终项目投资总额以实际投资为准),建设年产1万吨碳纤维及6万吨差别化腈纶项目(最终项目名称以实际备案为准)。项目将分三阶段建设,一阶段投资18.03亿元,建设1万吨/年差别化腈纶、0.5万吨/年碳纤维生产装置及配套设施、公用设施项目;二阶段投资14.14亿元,建设1万吨/年差别化腈纶、0.5万吨/年碳纤维生产装置及配套设施;三阶段投资15.77亿元,建设4万吨/年差别化腈纶生产装置及配套设施。新疆隆炬两条生产线年产6000吨碳纤维产品已正式下线
12月18日,新疆首个年产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项目两条生产线年产6000吨碳纤维产品已正式下线。项目将建设8个碳化车间16条生产线,建成后将成单体全球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可为风能、氢能、光伏等产业提供关键基础材料支撑,作为龙头企业,拟吸引国内知名碳纤维复合材料上下游企业共谋发展,助力乌鲁木齐市碳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上海石化拟与中石化开发“百吨级高性能碳纤维相关装置”
日前,上海石油化工股份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2022年12月19日审议并批准公司拟与中石化股份签订技术开发合同。技术开发合同将于2022年12月31日前签署。公告称,中石化股份委托上海石油化工股份研究开发“百吨级高性能碳纤维相关装置”的课题,并于2023年12月31日前交付研究开发成果,包括研究报告及检测报告。技术开发合同的代价为人民币4440万元,由中石化股份分别于2022年及2023年支付人民币501万元及人民币3939万元。吉林化纤1.2万吨碳纤维复材项目首条3000吨碳化线一次开车成功
中证智能财讯 吉林化纤12月8日晚间公告,公司1.2万吨碳纤维复材项目第二条碳化线一次开车成功。今年11月18日,该项目首条碳化线开车成功。该项目为公司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之一,总投资14.59亿元,募集资金不超过12亿元,其中9亿元用于该项目。该条碳化线是国内自主设计安装单体产能最大的首条平铺碳纤维生产线,其产品主要用于风电叶片的生产。经测算,建成达产后营业收入为15.40亿元/年。
克拉玛依愿景新材碳纤维项目一期将于2023年年中竣工投产
“我们已圆满完成了克拉玛依高性能新材料生态产业园今年的计划建设任务,为明年一期项目顺利竣工投产奠定了良好基础。”12月6日,克拉玛依愿景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愿景公司”)总经理王斌说。
圣城碳谷高性能碳纤维研产及产业化应用示范基地项目落地任城
11月12日上午,圣城碳谷高性能碳纤维研产及产业化应用示范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任城区举行。据了解,该项目由山东大学山东省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利国云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中国智联国际产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中国通用咨询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建设,拟用地面积约1000亩,总投资60亿元,项目建设周期3-5年,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利税60亿元,带动就业1000人。光威复材:新华社特别报道,第二代风帆VLCC再显造船科技实力
新华社多平台重点报道第二代碳纤维复合材料风帆助力我国“新伊敦”号大型油轮扬帆远航。新伊敦”轮安装了两对新一代大型硬质翼型风帆,该风帆由大船集团领衔、光威复材作为碳纤维翼型风帆制造单位参与研制,这是全球范围内碳纤维复材首次应用于大型油轮帆叶结构。
4条原丝生产线全面开车达产 吉林化纤15万吨原丝项目一期5万吨开车达产
10月15日,吉林化纤集团15万吨原丝项目一期5万吨实现开车达产。该项目是40万吨碳纤维全产业链项目中的关键项目,自8月中旬一期5万吨两条万吨级生产线一次开车成功后,又历时两个月4条生产线全面开车达产,实现从聚合单元产能设计、工艺指标升级的再突破,原液单元供胶控制的精准稳定、纺丝单元大丝束产品结构的柔性调整。目前,产品已成功通过下游测试,质量和性能达标。2022年10月13日,中国石化发布消息,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第一套国产线在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生产出合格产品,产品性能媲美国外同级别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我国大丝束碳纤维从关键技术突破、工业试生产、产业化,成功走向规模化生产。长盛(廊坊)科技800吨/年高性能碳纤维碳化线项目
9月27日,长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800吨/年高性能碳纤维碳化线项目EPC总承包合同签约仪式在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举行。在廊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马洪涛的见证下,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裴津,长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蒲永伟分别代表双方企业签约。由上海石化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自主研发、建设的拉挤线项目开工。建成后,碳纤维复合材料拉挤板材、筋的最高拉挤速度将达到1.5米/秒,生产能力将达到每年12万米,为碳纤维拉挤型材产业化研究提供更可靠的技术保障。9月24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为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新一代节能环保型超大型原油船(船体编号:T300K-100)“新伊敦”轮正式交付。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新伊敦”轮的翼型风帆制造商与大船集团签订“船海装备复合材料研制与应用”战略合作协议,大船集团总工程师、副总经理郑炜,光威集团董事长陈亮,光威复材总经理王文义,光晟科技总经理王国平等出席活动。9月19日,中复神鹰与彼欧新能源战略合作签署仪式在连云港举行,双方通过座谈交流和视频连线等多重形式展开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复神鹰总经理刘芳,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金亮,市场营销部长谢鹏,彼欧新能源亚太区总经理王键、项目采购居启明等出席仪式,彼欧集团全球供应链总监THISSELIN Bertrand以及全球采购经理SAINGIER Odile视频见证签约。10000吨/年碳纤维项目落户鄂尔多斯 生产T800-T1000碳纤维产品
9月19日,鄂尔多斯碳纤维全产业链生产基地项目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此次签约项目总投资60亿元,通过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推动10000吨/年高性能碳纤维项目落户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生产T800-T1000高性能碳纤维产品,计划新建6条原丝线以及6条碳化线,形成30000吨原丝、10000吨碳丝以及5000吨复合材料的规模。碳纤维产业下游布局将包括年产10万个储氢瓶生产基地、年产30000辆氢燃料重卡生产制造基地等项目,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中国台湾台塑启动仁武碳纤扩建案 年产能增加1600吨 预投资额约20亿元
台塑年产碳纤维8750吨(产能全球第四)。另与上纬合资设立新厂,以热塑型碳纤材料、碳纤风电材料及轻量化车用碳纤材料为主要产品。有鉴碳纤长期利基应用活络推展,台塑规划启动仁武碳纤扩建案,年产能增加1600吨,预估投资额约20亿元。吉林碳谷拟定增17亿元用于年产15万吨碳纤维原丝等项目
9月9日,吉林碳谷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3000万股(含本数),按照截至本草案公告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测算,占比9.42%,总计募资不超过17亿元,用于年产15万吨碳纤维原丝项目、碳纤维原丝及相关制品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吉林化纤传动腈纶工艺与碳纤维原丝工艺的集成创新工程 年产15万吨差别化腈纶项目正式启动
9月8日上午,吉林化纤集团年产15万吨差别化腈纶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是传统腈纶工艺与碳纤维原丝工艺的集成创新工程,产品回弹性更好、仿毛性更逼真,是吉林化纤集团现有38万吨腈纶从系统上进行差别化升级调整的项目,是30万吨腈纶扩能改造项目的一期工程,也是吉化120万吨乙烯配套的补链、延链、强链项目,项目共投资24亿元,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27亿元。光威复材CCF700G碳纤维通过装机评审 成为现有航空装备全系列的碳纤维供应商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海拓展”)于2006年开始研制CCF700G碳纤维(一款兼具T700级碳纤维的高强性能和T300级碳纤维优异表面结构性能的碳纤维新品种);基于某重点型号研制需求,自2011年开始CCF700G碳纤维先后历经多个阶段多批次的取样、性能评价、评审和验证过程,于2022年初转入装机评审阶段。浙江宝旌建设年产2000吨高性能PAN基碳纤维碳化项目
精功科技8月26日晚间公告,公司预中标浙江宝旌炭材料有限公司的年产2000吨高性能PAN基碳纤维2号碳化线建设项目,公司投标报价为1.68亿元,报价金额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9.71%。吉林化纤自主制造国产化15万吨原丝两条万吨级生产线开车成功
8月18日9点58分,在吉纤万名员工的翘首期盼下,在省市各级领导和行业的关心关注下,吉林化纤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完全自主制造国产化的15万吨原丝两条万吨级生产线一次开车成功!
涅槃重生 长盛科技(原中安信)携多型号碳纤维产品强势回归
长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盛科技),位于河北省廊坊市高新区。公司自2011年起深耕高性能碳纤维产业,2016年投产,现已完成单线年产1700吨的高性能碳纤维、配套单线年产5000吨碳纤维原丝的全流程生产线的建设和调试。2022年10月13日,中国石化发布消息,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第一套国产线在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生产出合格产品,产品性能媲美国外同级别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我国大丝束碳纤维从关键技术突破、工业试生产、产业化,成功走向规模化生产。中复神鹰与佛吉亚零排放中国区事业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8月2日,中复神鹰与佛吉亚零排放中国区事业部在连云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汽车零排放、储氢容器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公司总经理刘芳,副总经理李韦,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金亮,佛吉亚零排放中国区事业部总经理AlbanBRISSET,业务拓展负责人戴炜炜,商品经理叶娟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公司总经理刘芳与佛吉亚零排放中国区事业部总经理AlbanBRISSET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精功科技推出天然气加热预氧炉 已应用于韩国晓星碳纤维生产线
由精功科技独立研发和制造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生产线核心装备之氧化炉在韩国晓星(HYOSUNG ADVANCED MATERIALS)位于全州的工厂内完成了安装和调试,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并顺利完成验收,氧化炉两项关键技术指标——风速均匀性和温度均匀性均达国际先进水平。本次跨国合作,是双方继2019年首次氧化炉合作以来的再次联手,是精功科技在装备制造历史沿革中的又一重大里程碑,是碳纤维装备领域内民族品牌在国际舞台的又一次大放异彩。开泰石化、山东大学:干法纺高性能PAN基碳纤维原丝产业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
2022年7月20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召开了由山东开泰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山东越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干法纺高性能PAN基碳纤维原丝产业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亚太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乙方)与山西中碳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碳新创”,甲方)、江苏中凯盛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凯盛华”,丙方)为满足可纺性中间相沥青及高端碳素新材料的研发制造从而实现碳素新材料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于2022年7月18日就共同出资设立亚太中碳(山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亚太中碳”)事宜完成《投资协议》签署。商丘碳基新材料及新能源产业园立足碳纤维+风电+叶片产业,一期碳纤维规模4000吨
据介绍,商丘碳基新材料及新能源产业园立足“碳纤维+风电+叶片”绿色能源产业,建设内容包括年产12000吨碳纤维项目、900台风机叶片项目和1.5GW集中式风力发电装机项目,项目总投资150亿元,建成投产后将实现总产值100亿元以上、利税10亿元。其中,碳纤维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规模4000吨,计划2023年建成投产。根据合作方案,该项目由商丘市人民政府、河南能源、河南能化电投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化电投)、国家能源集团下属河南龙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源新能源)四方订立商丘碳基新材料及新能源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实施“碳纤维+风电+叶片”项目。兰州蓝星拟建年产5000吨原丝纺丝生产线和年2500吨碳纤维生产线
目前兰州纤维聚合环节生产能力为万吨级,相较于下游纺丝及碳化环节,生产能力过大,导致生产成本无法进一步降低,因此推进提质增效项目。计划投资3.7亿元,新建年产5000吨原丝纺丝生产线和年2500吨碳纤维生产线,完成后兰州纤维将拥有年产3500吨到4000吨碳纤维生产能力。目前公司拥有聚合装置产能为10000t/a,纺丝装置产能为4000t/a,碳化装置产能1500t/a。吉林化纤年产6万吨碳纤维项目正式启动 计划建设18条碳丝生产线
7月5日,在吉林国兴碳纤维有限公司项目现场,伴随着施工车辆汽笛长鸣,吉林化纤年产6万吨碳纤维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总投资103亿元,计划建设18条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碳丝生产线。投资3.7亿元建设铜川天策沥青基碳纤维生产线、碳基新材料研究院
陕西天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国告诉记者,由陕西天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工业园区投资3.7亿元建设的铜川天策碳纤维材料加工生产线项目占地105亩,主要建设碳基新材料研究院、沥青基碳纤维生产线。吉林化纤50K碳化线开车成功 单线产能3300吨,现有碳化总产能35000吨
自去年15000吨碳纤维项目首条碳化线开车以来,陆续建成9条碳化线,产品涵盖6K、12K、15K、25K、35K、50K全规格,每条碳化线都可为客户定制服务,25K缠绕专用线、35K风电拉挤、预浸、高压气瓶缠绕专用线以及50K高产能高性能大丝束碳化线等,每一条都不是简单复制!伴随着15000吨碳纤维项目的满线满产运行,吉林化纤现有碳化产能35000吨;下一步,吉林化纤将加快推进150000吨原丝、60000吨碳丝、12000吨复材等40万吨碳纤维全产业链项目建设进度,为我省打造中国碳谷贡献力量。吉林省重大科技专项:100K以上巨丝束碳纤维原丝和碳纤维及油剂与上浆剂制备技术研发
据了解,该重大科技专项围绕高性能碳纤维制备技术研发、100K以上巨丝束碳纤维原丝和碳纤维及油剂与上浆剂制备技术研发、碳纤维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开发、碳纤维在轨道客车等专业领域的应用开发,设置了4个项目、13个课题,拟投入省科技创新专项资金3500万元。TP500无人运输机采用的碳纤维及预浸料由光威复材提供的
有投资者向光威复材提问:请问T500无人运输机有没有使用光威生产的碳纤维?公司回答表示,您好!TP500无人运输机采用的碳纤维及预浸料由光威复材提供的。6月11日,华阳集团组织召开百吨级高性能碳纤维研发项目可研报告专家评审会。会议邀请环保、工程设计、航空航天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从技术的先进性、实施的必要性、建设的经济性以及投资的风险性等方面,对项目进行把脉会诊,并通过项目可研报告。开泰石化拟募资5.2亿建设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研发中心建设等项目
本次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所募集的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年产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分别为3.53亿元、1.21亿元、5000万元。
新疆隆炬一期6000吨碳纤维项目第一批主体设备进场 预计9月1日投产
全疆首个碳纤维项目——新疆隆炬新材料5万吨碳纤维项目第一批主体设备于5月19日进场,标志着项目距9月1日投产又近了一步。恒神股份助力湖北首款自主研发全碳纤维复合材料轻型飞机ZA800首飞成功
新一代产品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都有了大幅提升,为航空、航天等高端技术领域装备建设提供了新的材料选择,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如下:HF60(T1100级)碳纤维:拉伸强度7000 MPa,拉伸模量320 GPa;HM50E(M40X级)碳纤维:拉伸强度5700 MPa,拉伸模量380 GPa。内蒙古中晶2500吨高性能碳纤维及氢能源气瓶产业化项目一期工程开工
项目新建设碳纤维碳化生产线一条,原丝库一座,成品库一座及相关配套设施,建成后可实现12K,T700级别聚丙烯腈碳纤维产能2500吨每年,实现年产值4亿元,届时中晶研究院将成为呼和浩特市首家具备高性能碳纤维生产能力的企业。预计项目整体需要用一年半时间建成投产。华懋科技募投10亿元布局碳纤维产业 实现碳纤维的低成本大规模工业化
4月28日晚,华懋科技发布公告拟发行10.5亿元可转债,用于为公司现有安全气囊相关产品产能提升及与业务关联度较高的信息化建设、研发项目。其中,建立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核心人才团队与技术储备,涵盖高强高模及高强中模碳纤维生产技术、树脂及预浸料配方、汽车结构件、氢能源高压储气瓶等领域。项目将基于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通过展开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开发,实现高模高强碳纤维的低成本大规模工业化,并同时开发与汽车产业相关的预浸料及复合材料及产品,拓宽公司未来产品线。2021年的行业数据整理与分析中,我们没有了前两年的信心,忧患再次进入我们的大脑而挥之不去。《百年孤独》书中的一句话“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总是进入我的脑海,从感情上,我并不希望我们的行业再次进入痛苦的“寂寞期”, 甚至希望我的一些预判成为笑话。我们都希望行业有序发展,生态圈健康成长。我们不是行业的旁观者,更不是算命人,而是行业的建设者。我们有责任对现实做理性思考,并分享给大家。恒神股份拟在陕西省榆林投资建设2万吨/年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
公司拟在陕西省榆林市投资建设 2 万吨/年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投资 13.2 亿元人民币(含土地使用权),后续规划及项目建设节奏将根据市场变化和技术迭代情况分步、分期实施。一期拟先建设 5,000 吨产能,包括一条干喷湿纺碳化线及一条大丝束碳化线,以及配套原丝生产线及相应的公用工程设施等。4月7日,恒神股份发布对外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的公告。公告称:为进一步加强对无人机市场行业的拓展,与西南地区的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区域性合作关系,深度挖掘无人机市场空间和价值潜力,提升对应客户的服务质量和反应速度,公司拟在四川省自贡市设立全资子公司“自贡恒神先进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暂定名称)”,注册资本 1,000 万元人民币,后期项目建设将根据前期项目建设、投产及产能消化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开展。14.58亿 吉林化纤在吉林投建1.2万吨碳纤维复材项目
吉林化纤1.2万吨碳纤维复材项目总投资14.58亿元,其中,建设投资12.91亿元,流动资金1.67亿元,项目主要通过新建形成1.2万吨碳纤维复材项目,吉林化纤拟使用此次募集资金中的9亿元投资于该项目,项目所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风电叶片的生产,运用路径为碳纤维-拉挤成型-碳板,之后就直接进入叶片的大总成的环节。中复神鹰在科创板挂牌上市 引领碳纤维材料“中国造”
中复神鹰披露发行公告,发行价格确定为29.33元/股,发行日期2022年3月24日(T日),按发行前总股本计算发行市盈率为342.35倍,按发行后总股本计算发行市盈率为385.14倍,公司所属行业为化学纤维制造业(C28)。新疆隆炬年产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一期6000吨计划于今年9月份投产
2021年7月18日,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在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奠基。项目计划投资约60亿元,建设周期5年,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单体全球最大的碳纤维原料基地,满足我国风能、氢能源、光伏等产业对碳纤维的需求。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860亩,总投资60亿元,计划利用5年时间建设8个碳化车间、16条生产线,形成年产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的生产规模,年销售收入预计可达75亿元。
中简科技:签订21.69亿元碳纤维、碳纤维织物订货合同
中简科技3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与客户A签订碳纤维、碳纤维织物《产品订货合同》,合同金额21.69亿元,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556.94%,公司高性能碳纤维及织物在我国航空航天高端领域应用良好。聚焦两会·吕春祥委员:建议开展新一代碳纤维复合材料、高端碳纤维装备、助剂等核心技术攻关
全国人大代表 吕春祥:我们国家要全面实现工业现代化,新材料产业必须奋起直追,碳纤维、高端碳材料必须迎头赶上。建议加快布局实施一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开展新一代碳纤维复合材料、高端碳纤维装备、助剂等核心技术攻关,打通“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成用”的技术链条,推动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3月3日,宝钢股份发布公告,已批准旗下宝武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浙江宝万碳纤维有限公司(拟用名),以运营“绍兴柯桥原丝项目”。该项目一期报批总投资16.26亿元(不含税)。宝万碳纤维注册资本8.5亿元,全部为现金出资,其中宝武碳业出资4.335亿元,持股51%;万华化学持股49%。据了解,宝万碳纤维涉足的业务领域将包括PAN基碳纤维原丝。2月8日,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芳、副总经理李韦一行考察了山东奥扬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在氢能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氢能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冬奥开幕倒计时!期待我们自己的雪车!车体采用国产TG800宇航级碳纤维复合材料打造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世界瞩目。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冰雪装备、核心技术,同样惊艳无比。其中,中国雪车就有太钢的身影。由太钢钢科公司生产的TG800碳纤维制作的雪车和雪车头盔,将助力运动健儿取得更好成绩。1月4日,中复神鹰与江苏天鸟在江苏连云港签署了2022年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就航空航天、光伏能源等领域将展开深入合作。公司总经理刘芳、副总经理李韦,江苏天鸟总经理缪云良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中复神鹰总经理刘芳与江苏天鸟总经理缪云良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1、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中所引用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资料,我司对所引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2、本文未经许可,不得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文章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